界首市要想实现弯道超越,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是最现实的路径。科技创新需要集聚平台、企业、服务、政策、人才五大创新要素,其中企业是创新的树苗,平台为创新提供土壤,服务为创新提供养分,政策为创新提供空气,人才为创新提供阳光,共同打造创新的生态雨林。今年前八个月,界首高新技术产业(涉及企业)突破100家,达到110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6家;累计完成产值278亿元,占阜阳市高新产值的48%,对阜阳增长贡献率达到56.6%;较上年增长35.2%,比上半年提升14个百分点,高居阜阳首位。
以平台为载体。抓科技创新一定要有高质量的平台。第一是搭建高质量的园区平台。界首高新区正在进行四区同创(即同时创建国家高新区、国家生态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就是为了把高新区这个平台搭建的更优质、更有质量。四区同创成功后,整个高新区的平台质量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第二是搭建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平台。界首建成很多科技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星创空间、高新(特色)基地等,这些都是产业平台,这些产业平台与园区平台不一样,产业平台更具体,就是为了某一个产业集聚资源,围绕一部分企业搭建一些特殊的平台,针对性更强。第三是搭建干事创业的活动平台。活动的平台非常重要,是营造创新氛围,锤炼干部队伍的基地,活动平台的搭建关键要注重平台的质量。界首先后举办徽商论坛、院士专家界首行、绿色工业过程国际峰会、富硒产业高端峰会、纺织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等等,搭建了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端人才对接的桥梁,营造了科技创新的氛围;以企业家沙龙和企业家年会依托,强化与企业家的交流互动平台。
以企业为主体。一是坚持企业服务“四问”工作法。第一问:行业内最优秀的标杆企业是谁?第二问:产业内最优秀的产业集群在哪?第三问:领域内最顶尖的专家是谁?第四问:领域内最优秀的科研团队在哪?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一定会有项目、技术储备,这样才能持续发展。二是解决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问题。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是什么?三宝的创新动力是传统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天鸿的创新动力是生活缺乏激情,东锦科技的创新动力是为再生塑料的循环利用产业走出一条新路,各企业面临的动力问题不同,服务企业的着眼点就是找准、弄清、摸实企业的面临的问题。三是完善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完善企业“五个一”机制,其一,企业拥有自己的一个研发中心;其二,有一个研发团队;其三,有一定的研发投入;其四,至少有一个在研项目;其五,至少有一个产学研合作单位,其实全市很多企业都有不止一家产学研合作单位,像强旺跟十几个高校、科研机构都有合作,它就能形成一个非常良好的模式,从基础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以服务为抓手。一是提升服务企业的水平。界首抓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也经历了从“老三样”到“新三样”的转变。“老三样”是抓高企、专利、项目;后来慢慢的转变成抓“新三样”,“新三样”是科技人才、科技平台、科技金融。从“老三样”到“新三样”的转变,体现的是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体现的是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坚持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界首企业服务一直强调三句话,第一句是抓经济工作就是抓企业服务,在服务发展中破除官本位思想,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界首企业家群体品牌,打造企业家社会;第二句是企业服务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企业服务的重点就是政策服务,通过突出政策服务,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服务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第三句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让企业读懂或者是理解政府的运行规则,修正企业和政府打交道的两种不当的心态,科学把握政商关系的边界,与企业家建立纯粹的朋友关系,杜绝以政干企,激发企业规范发展、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政企良性互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以政策为保障。一是在科技创新奖励政策上创新突破。第一个突破是从2015年开始,对科技创新的奖励资金上不封顶,多多益善。第二个突破是企业的科技创新奖励不与企业的规模、税收等大小和贡献挂钩,同时科技奖励政策内容不断丰富、力度不断加强、范围不断扩大。二是让企业参与到科技创新政策的设计制定当中来。企业服务以政策服务为中心,政策服务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我们制定科技政策时,让企业充分参与到涉企政策的制定当中来。只要企业在哪个方面搞科技创新,我们就在哪方面政策制定时兼容并包,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设计政策制定的主导者,这是界首特色,它是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的。三是帮助企业申报上级的各类科技创新奖补资金。界首有“三先”,首先,先谋划。围绕企业进行“三位一体”服务,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围绕技术需求,搭建产学研合作通道,请专家教授提升技术层次。其次,先补助。对于研发项目、高层次人才团队等项目,根据政策要求,先行进行补助,仅2018年就先行补助4800万元。再次,先对接。项目申报前,组织专家先行召开评审会,对项目进行先期评审,查漏补缺,确保项目申报质量。
以人才为支撑。一要广泛形成建设人才高地的理念共识。打造人才流动的高地:一是人才只有流动没有流失;二是对人才的投入将发挥指数效应;三是没有人才缺乏的地方,缺乏的是尊重人才的氛围;四是区域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五是人才和平台要相互支持,没有人才平台就是绣花枕头,没有平台人才就无用武之地。二要总结留住人才的基本方法。待遇留人:要结合界首发展需求,建立完善和兑现有利于吸引人才的优惠配套政策,制定系统的优才计划,提高引进人才的薪酬待遇,只要其智慧和能力为我所用,对我有用,干得好的年薪过百万也有可能。事业留心: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专家人才的作用。通过企业的科研机构提出研发课题,由院士专家对提出的研发课题开展研究,搭建院士专家干事业的平台,让他们的研发团队有用武之地,让人才真正体现价值,使人才效应和价值最大化。才尽其用,充分锤炼干部的能力水平。我们选拔任用干部坚持“三个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向攻坚克难倾斜、向突出贡献倾斜)的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在全市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用人导向,为更多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提供广阔的舞台。环境留魂:造浓尊重人才环境。对于院士专家等顶级人才,我们加强服务,建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对于本土人才,我们加强培育,实施企业家、技能人才、匠才梯次培训工程。创优沟通交流环境。带着诚意去拜访、寻求合作,界首5家院士工作站就是政府和企业负责人数次前往与院士接洽,邀请院士到实地调研走访,最终成功创建省级院士工作站;与院士专家交流,要诚实诚信,提升自身素质,在与院士专家对接中,服务人员和企业家注重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水平,从而能跟得上院士专家的思维,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真正架起交流的平台和沟通的桥梁。三要健全柔性引进人才的途径。人才平台引才。如建成一个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 可以柔性引进一个顶级研发团队,几乎团队的每个人都可以为我所用。共建创新平台引才。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在全市48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工作的大学专家教授都可以为企业所用。借智借脑引才。建立“星期六工程师”、“候鸟工程师”、“季度专家”引才机制,打破地域限制。产学研合作引才。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引进培养基地。我市已与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市有近百家企业与北京大学、中科院、中科大等60家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签订产学研协议350余份,通过合作,引进“千人计划”3名,高层次人才团队5家。 (责任编辑:魏晓东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