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天地 >
    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布“创新新四条” 精准支持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
    2019-02-18 09:51 来源:东南网 作者:. 点击:
    用好创新这台发动机 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布创新新四条,精准支持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平台 近日,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布《推进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简称创新新四条,
      用好创新这台“发动机”
      
      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布“创新新四条”,精准支持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平台
      
      近日,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布《推进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简称“创新新四条”,将重点围绕火炬瞪羚企业、火炬创新研究院、火炬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火炬域外研发中心四个方面的内容,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创新发展。
      
      作为继“创新十条”之后,高新区再次重磅推出的创新政策,“创新新四条”不仅力度大,而且亮点多。措施紧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为助力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提供了满满“干货”。
      
      政策通过精准支持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和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示范企业和示范平台的引领作用。根据措施,被认定为“火炬瞪羚企业”的企业,将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高新区内设立或共建“火炬创新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最高可支持3000万元;“火炬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最高可支持1000万元。同时,政策重点突出对创新平台服务成效的奖励,进一步优化园区协同创新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新四条”紧紧抓住企业实际需求,支持企业通过设立“域外研发中心”,就地吸纳当地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促进厦门母公司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用好创新这台‘发动机’,加快构建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高新区不断加大力度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高新区成立了首个区一级高企服务中心,建立高企后备企业培育库,通过“政策宣讲—新政推送—精准辅导—一对一答疑”的服务方式,为高新区高企培育工作提供专业性服务。
      
      数据显示,在不久前公布的厦门市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中,全市69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320家为火炬高新区企业。2018年高新区净增117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净增数的58.2%。截至目前,高新区共有775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47.66%。
      
      作为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主力军,厦门火炬高新区着力在“质”和“量”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2018年,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专项奖励资金已超5000万元,从人才引进、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技术改造、改制上市等多个方面,加大力度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升级发展。同时,成立了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组建了火炬科技服务联盟、搭建了科易网(火炬高新区)技术交易平台等,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高新技术企业营造良好环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的一年,高新区将以“双千亿”工作为抓手,围绕“强链群、强创新、强配套、强服务、强党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高新园区。同时,让“三个10”和“三个100”成为推动“双千亿”工作的原动力——在2020年前,培育10家本土百亿元企业、培育10家上市企业、新增1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培育100家瞪羚企业、每年新增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引进和培育100名以上重点人才和“双百”人才,确保在全市高新产业发展中起带动引领作用,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区打下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魏晓东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