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工作站相当于一台发动机,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项目与新技术,还就地培养了一批人才,使员工加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力量。”浙江省金华市科协业务工作部部长林祖旭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企业将自己的研发课题交给院士工作站来研发、企业遇到研发难题第一时间求助3院士工作站,院士将团队发研发成果直接拿到企业来转化、通过工作站企业吸引了更多高端人才……连日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浙江东阳多个院士工作站时了解到,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给企业注入了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激发了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更给企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创新驱动效应。
“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后,公司共申请专利28项(未授权),申请省级新产品17个,已有5个通过验收,1个省重点技术创新专项通过验收,成立了玄武岩纤维产品应用推广创新发展基地。”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加阳告诉记者,在院士的引领下,公司比建站前高端才增加了50%以上。
玄武岩纤维材料是我国近20年发展起来的高技术新材料,是典型的军民两用新材料。2016年1月,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邀约蒋士成院士和团队进驻企业,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开展高性能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在民用及军工领域的应用研究。从2018年开始,周丰峻院士与企业的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从单纯的指导与科研转向为企业提升影响力、搭建更大的发展平台上来。
据了解,该公司工作站成立后,通过科技推动实现了石金公司技术和产品的转型升级,使企业实现了规模效益。2016年,该公司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近60%,占国内同行总量的50%以上。在当前玄武岩纤维企业全面亏损的情况下,公司独树一帜,连续三年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的大幅增长。2016年,公司纳税已名列东阳市工业企业40强,2017、2018年均为“纳税超五百万元企业”。
图为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一角。
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舒理建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利税增长情况,2017年比2016年营收增长18.18%,利税增长34.21%;2018年比2017年营收增长20.51%,利税增长26.80%。
“这是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后,实实在在的效益体现。”舒理建说。
普洛康裕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制剂、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与中国工程院周后元院士、甄永苏院士和侯惠民院士三位院士签约。2016年—2018年在院士专家团队的指导协助下,该公司完成4项省级工业新产品验收评审。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期间共获得专利授权2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院士专家工作站新引进博士研究生等数名高端科研人才。
多年来,该公司工作站院士专家及其团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难点364项,开展企业创新项目335项,工作站研发产品占领各个细分行业全球70%以上市场。工作站运行期间申请专利495项,其中发明专利140项,授权发明专利78项,国外专利100多项,2013年被认定为全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实验室忙碌。
2004年,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就开启了与院士们的结缘之路。十多年来,院企合作究竟给该企业带来了什么?
该公司品牌总监曹生炜同样用数据做了回答:开发项目400多项,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的 35 项,科研项目产业化转化率 100%,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 10亿元。在院士工作站的助力下,这个创始于1968年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名声在外:霍金的轮椅、高铁的车门、智能机器人的手臂……它们运用的电机都来自联谊电机。
“在院士专家的指导下,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快,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成长都很明显。在院士专家团队引领下,工作站人才及科技创新基础下,企业建立12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机构,攻克行业共性难题。”该公司总工程师孙祝兵表示。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电机生产车间一角。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中国科协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模式,是院士及其专家团队与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校等单位共同建立的产学研协作平台,即通过凝聚科研人员的智慧,解决企业在现实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打通技术上的壁垒,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东阳设院士站11家企业上半年利润同比上涨36.85%。借助院士专家力量,通过科技创新,这些企业在产品研发、工艺改进等方面得到突破,效益逐年提升。
东阳市科协副主席徐巧英表示,院士、专家与企业“联姻”,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也为企业培养了新一代的科研带头人。这是一种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可以这样说,“院士经济”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魏晓东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