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陈学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在核心的基础零部件、关键的基础材料、新兴的基础材料方面短板问题比较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从创新政策环境、研发机构建设、优秀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协同发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此外,应健全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依托大型企业,组建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究院,解决重大装备短板问题。同时,应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专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其研发“专精特新”产品,并进一步向中小企业拓宽信贷业务,更好地发挥其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作用。
服务贸易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李 俊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逐步壮大,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服务贸易大国。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比重仅为5.6%,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我们应该培育产业竞争力,比如在旅游、教育、运输等行业,利用新技术、发掘新机遇,有针对性地提升产业附加值。当前数字技术正呈现迅猛发展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不仅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极大增强了服务的可贸易性。据悉,目前服务贸易领域的五大关键目录已经修订完成,有望于近期发布。相关目录的调整将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消费分级”为零售业增动能
齐晓斋 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会长
会员制、大型商超、低SKU(库存量单位)、低单品毛利率、超大包装、进口商品众多的开市客(Costco)模式,针对的是喜欢优质进口商品但对性价比又有一定追求的中产阶层,成功实现了错位竞争。这说明,“消费分级”能够为零售业提供新动能,零售企业未来可以从细分客群和创新业务模式上寻找增长空间。相信随着线下实体零售业逐步转型、摆脱“千店一面”,引入线上的大数据追踪和会员管理方式,零售业将被注入更多活力。 (责任编辑:魏晓东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