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注水井井口阀门就易发生冻坏刺漏,用上我厂职工创新工作站发明的注水井阀门更换装置后,更换作业时间提升两倍!”
“这是我厂职工创新工作站研制的滑道式地锚机背架,有了它,钻杆打孔速度提升75%,省时省力不说,作业风险也大大降低!”
近日,记者在吉林油田新民采油厂采访,奔走在广阔油区间,时常“撞见”该厂职工创新创效工作站的某个发明。据悉,这个工作站成立5年多来,已产生创新成果75项,仅近两年就创效2200余万元。
自动补偿器,节电显身手
干净整洁的大院内,一溜白墙蓝顶的房屋,屋里屋外,一群穿着石油红工装的身影正围着不同设备忙碌——走进新民采油厂创新创效工作站,鲜明的色彩对比、鲜活的创新影像,让人顿感一种精气神儿。
“我们这个工作站于2014年12月创建,起初仅有2人,随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现已吸引34名创新骨干加入,其中30人是来自各工种的一线工人,最小的才27岁……”站长刘利,说话干脆利落。
立足群众创新,解决难点问题,破解生产瓶颈,务求实用实效——对于工作站这一核心宗旨,49岁的刘利带头践行。
“抽油机配电箱电容自动补偿器”,就是刘利率领项目组不懈攻关取得的重要成果。
“抽油机运转靠电机供电,这个成果是为了提高电机功率因数,因数提高了,电机的电流就能大幅下降,从而起到显著的节电作用。”刘利面带微笑。
此前,新民厂单台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很低,只能达到45%左右。虽然抽油机配电箱里有电容补偿器,但只能进行静态补偿,不管电机无功功率大小,它都给予固定补偿,经常出现过补或欠补现象。
“抽油机可是采油厂的‘用电大佬’,能不能通过一种可以动态补偿的电容补偿器达到节电的效果呢?”刘利他们结合生产运行实际情况,精心组装电路元器件,开发出一款电容自动补偿箱,其类似装满集成电路的平板电脑,可自动监控、显示、调试电机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并可根据电机运转状况提供相匹配的电容补偿,自动投切,实现精准补偿。
“我厂200余台抽油机安装此电容自动补偿器后,电机功率因数达到95%以上,单台抽油机每天至少节电6度,年节省电费70万元。”刘利告诉记者。
巧制小背架,解决大难题
新民采油厂职工创新创效工作站下设5个班组,包括物联网班、电修班等。在修旧班,记者看到了开篇那个被一线作业员工喜滋滋提及的“滑道式地锚机背架”,原来它就是班长任力军的杰作。
“采油厂作业队进行维修施工时,经常用到大型作业机,作业机搬迁到位后,得先立作业机井架,固定井架就要打地锚。以前打地锚,都是由两个人手持沉重的地锚机往地下钻孔,操作极不便利,特别是冬天,冻土层厚,打个1.8米深的孔,要花一至两个小时,而且,当高速旋转的钻杆在打孔中遇阻时,产生的扭力会造成人员伤害,所以,我就想研究出一个能快速安全打眼的办法。”任力军说。
为寻找突破口,任力军得空就往作业现场跑,一边观察,一边琢磨。一天,他偶然看到一则关于隧道打孔装置的新闻,说的是这种装置能把100公斤重的钻具稳定到架子上,用脚蹬着架子往岩石上打眼。任力军脑中灵光一现:何不把地锚机也放到一个架子上,所有重量被架子承受后,人只要上下提地锚机就能打眼了!
反复构思画图纸、仔细研究选材料、亲自加工零部件、不断试验再改进……任力军带着班员前前后后忙活了两个多月,终于成功研发出“滑道式地锚机背架”——有了它,作业工只需站在架子旁控制地锚机就行,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不出5分钟就能钻出个孔,同时,因地锚机重量都在架子上,有效避免了手持钻杆产生扭力伤人的现象。
“这项发明至少提高作业工效75%,10个作业班因此一年可以多完成35口井的施工,修井周期缩短,为原油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年可创效90多万元。”任力军笑容自豪。
和刘利一样,今年45岁的任力军虽技校出身,但一直热衷岗位创新,参加工作28年,他凭借一身精湛技术,完成创新成果近30项,获得国家专利10个。
巾帼女创客,毫不逊须眉
工作站内,一位英姿飒爽的采油女工引起了记者注意。她叫李英,也是全厂人尽皆知的“明星创客”——注水井阀门更换装置,便是其众多发明成果之一。
“北方油田受气候影响,一到春秋两季,注水井井口阀门就会发生冻坏、刺漏现象,更换难度大,操作用时长,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为破解这个老大难问题,我琢磨了很长时间。”李英对记者笑语。
经反复研究,李英发现,更换注水井阀门时存在三个拦路虎:一是因受到周边管线挤压力作用,阀门拆卸困难;二是阀门拆下后,管线平衡状态被破坏,发生变形,导致阀门的再次安装又成了问题;三是阀门太沉,托举安装十分费力,需三、四个人同时进行才能完成。
为一举打掉这三只拦路虎,李英日思夜想,最后设计出一种阀门更换装置。有了这种装置,既可轻松将阀门卸下,又可把阀门快速安装上,还能在它上面设计拖台实现托举功能,帮助岗位员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
“该装置一套成本不到800元,但每口井可减少操作时间两倍以上,有效提高了注水时率。目前第二代产品已应用20余井次,光减少水量流失就有300方至500方,如果从减少淹地、降低环境污染角度考虑,创造的价值更为可观。”李英神采奕奕。
据了解,因岗位技术突出,屡在各级技能竞赛中获奖,创新成果丰硕,每年至少完成2项,去年李英被聘为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今年又获评吉林能源工匠、吉林油田创新标兵。
由于人人都是创新高手,件件成果含金量十足,如今,新民职工创新工作站已具备年创效1000万元的生产能力,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 (责任编辑:魏晓东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