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空间规划图。
日前,顺义区发布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顺义)发展规划,从示范区发展内容、发展特点、发展保障三方面对示范区进行了详细解读。
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将北小营、赵全营、杨镇等地区的100平方公里规划为“三区五组团”空间布局,在减量发展前提下实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包括22.8平方公里工业用地,3.2平方公里多功能用地,44平方公里配套用地,20平方公里大尺度绿色空间,同时储备10平方公里发展预留地用于承接重大项目。
示范区确立了“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承载地”“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示范区”三大定位,聚焦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为保障高精尖产业需求,示范区将试点土地创新政策,实施“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土地利用新模式,实施指标联动,降低用地成本,提高产业承载力。
在发展特点上,示范区建设将体现高质量、产业生态、产城融合和绿色环保的特征。集成产业园区研发生产与城市的服务功能,完善居住、交通、市政、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功能,提供方便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交流、娱乐综合空间,打造以活力社群、精品街区、产业都市为特色的新型示范区。在发展保障上,顺义区从产业、人才、资金、空间等多方面制定政策措施,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用地政策的实施方案,积极拓宽多元投入渠道,探索设立示范区主导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投资支持落地“高精尖”项目。
预计到2025年,示范区将实现产值4500亿元,围绕示范区主导产业培育一批领军企业、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建设一批创新中心,打造一批产业集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成为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宜居宜业的“高精尖”产业发展新城,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魏晓东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