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天地 >
    青年创业者为千年“瓷都”注入创新活力
    2020-05-14 10:37 来源:新华社 作者:. 点击:
    景德镇是中国文艺青年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很难找到比这里更适合我们留下来追梦的地方。30岁的杨荣光说。
      “景德镇是中国文艺青年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很难找到比这里更适合我们留下来追梦的地方。”30岁的杨荣光说。
     
      杨荣光出生在浙江,成长在江苏,在南京林业大学学习家具设计,而后又在英国剑桥大学交流学习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受家庭氛围熏陶,杨荣光始终对文化和手工艺着迷。
     
      2016年他决定创业,先后考察了三个地方:出产木雕的浙江东阳、出产紫砂器的江苏宜兴和出产手工瓷器的江西景德镇,并最终扎根景德镇。
     
      “景德镇更加开放,有平台给年轻人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杨荣光说。
     
      2016年,他第一次逛雕塑瓷厂里的乐天陶社创意集市时就被深深吸引。“来自全国各个美术学院的学生和世界各地的‘老外’在那里展示销售自己的作品。传统手艺是可以分享的,创新是被接纳的。”他说。
     
      刚到景德镇的几个月里,杨荣光拜当地工匠为师学习制瓷工艺,也开始真正了解这座城市。
     
      “我逐渐发现景德镇不缺乏技艺精湛的手艺人,但缺乏传播陶瓷文化,能讲好陶瓷故事,发掘潜在市场的人。”杨荣光认为,在景德镇,手艺人潜心于磨炼技艺,对客户需求的了解与重视则相对不足。
     
      杨荣光想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传播文化,让市场看到景德镇手工瓷器的价值。结束学徒生涯后,他开始学习摄影、文案写作、新媒体运营。2017年底,他组建了6人团队,其中仅1人是景德镇本地人,年龄最大的不过30岁。
     
      以往,景德镇传统窑口产量和品种有限,对品牌推广和营销并无太大需求。但随着年轻创业者的涌入,景德镇手工陶瓷产业掀起创新高潮,无数极具创意的陶瓷产品开始通过互联网走出景德镇。
     
      在农家小舍,用一套山楂红陶壶泡茶,点缀闲适的乡野生活,令人神往……去年,杨荣光的团队为一家陶瓷企业策划的推广主题,展示文化回归生活之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陶瓷推广已经从‘颜值时代’进入‘深度内容时代’,不仅要拍得好,还要讲得好。”杨荣光说。
     
      “景德镇需要的不仅仅是如何把瓷器做好,更需要让更多人看到。”杨荣光的“同门”李秉炎说。这位来自河南洛阳的创业者,现在也从事陶瓷产品的包装和展示。
     
      “我们的工作需要能够玩转新媒体的年轻人来完成。”26岁的李秉炎说,在他的团队里,没有人比他年纪更大,他们在短视频制作、直播等方面样样精通。
     
      赵磊是杨荣光和李秉炎的客户,每当新产品发布前,赵磊便会请杨荣光和李秉炎的团队进行后期包装和推广,这样的合作已持续了两年。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就要做出有时代特征的陶瓷产品。”32岁的赵磊说,从事创意陶瓷设计十年,他和景德镇大多数年轻设计师一样,坚持创新。
     
      接纳创新,保护创新才能留住年轻人,激发千年“瓷都”的活力。如今,景德镇常年约有3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其中还有约5000名外国人。
     
      夜晚,在景德镇陶溪川创意集市,出摊的创客们有的在创作,有的在线上直播与网友互动。而在位于陶溪川文创街区内的陶溪川直播基地,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引进了500名主播,帮助上千户商家及上万名陶瓷手工艺人展示产品。
     
      李秉炎说,年轻人的涌入也正在改变这座城市。博物馆、音乐厅、咖啡馆、酒吧、动漫……“古老”和“时尚”在景德镇完美交融。
     
      “你会发现自己正伴随一座城市成长,这是一种很棒的感觉。”杨荣光说。
    (责任编辑:魏晓东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