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否认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但资本循环往复的“内卷”多会给社会留下一地鸡毛。更重要的是,巨头企业们坐拥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其发展除了依靠商业模式进行简单流量变现,完全应该有另一种更硬核更高端的打开方式,比如促进科技创新,将宝贵资源用在刀刃上,去解决那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
近段时间,各大互联网巨头企业相继投入大量资源入局生鲜社区团购,卖菜俨然成了大热风口。然而,面对又一个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面对诸如1分钱4个的“新人专享价鸡蛋”,舆论场上却有许多不同声音。
纵观这些批评和忧虑,除了对小店小贩会不会被挤压出局的担心外,更多人还是因为嗅到了“熟悉的配方”。砸钱补贴,迅速“圈地”,在打车、外卖等领域,都曾出现类似的场景,然而一旦用户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市场格局完成重塑,福利补贴随之锐减,甚至有反过来坐地起价的可能。面对深度捆绑或将引发的垄断等失序问题,社会对巨头企业的最新运作,特别是在“菜篮子”等基本民生领域的拼抢扩张自然高度敏感。
回望近十年来,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一个又一个风口,催生了巨大流量和财富,不断丰富着大家的生活选项。但资本的强势主导,也让一些领域出现了“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几轮融资飓风过后,亦有许多责任随之“烂尾”,需要全社会为之埋单。以共享单车为例,最初以低成本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为卖点打开了市场,但野蛮投放、速生速死,一定程度扰乱了公共交通秩序,还留下了“退完押金还要988年”这样的烂账。企业在商言商,资本追求回报,当然没有问题,但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有血有肉的“企业公民”。这意味着,企业特别是巨头企业不仅要向社会提供爆款产品和应用,还要履行社会责任,避免资本做大带来的这样或那样的负外部性。
有网友感慨,“资本做大后,不能只想着赚钱,还只想赚最轻松最简单的钱,而不想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今天的互联网平台,具有强大的资源聚合效应,巨头企业积累了大量用户、掌握着海量数据,这种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调配能力决定了其鲜明的“公共属性”,反过来也让社会对这些巨头的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我们不否认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但资本循环往复的“内卷”多会给社会留下一地鸡毛。更重要的是,巨头企业们坐拥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其发展除了依靠商业模式进行简单流量变现,完全应该有另一种更硬核更高端的打开方式,比如促进科技创新,将宝贵资源用在刀刃上,去解决那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这样的创新能力,才真正事关国家实力和长远发展,才真正是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之所在。
莫被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如今,互联网世界的流量入口已基本被瓜分完毕,且既有入口的流量增长均已接近见顶。大企业寻找破题之道,显然不是跟小店小贩去争夺老百姓“菜篮子”的主导权,而是跳出舒适区,获得和创造更深层的发展机会。历史证明,核心技术才是发展命门。一味求快、求易“等风来”,短期看上算,一旦从长远计,把未来补欠账的成本以及受制于人的风险也纳入发展损益表,所谓快与慢、易与难的定义将截然不同。历史也证明,企业只有将自身事业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才能取得真正伟大的跨越。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一片无限广阔的蓝海,这种“国家需求”“社会需求”为巨头企业们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空间。说到底,科技创新不是要求企业不赚钱,而是希望更多企业少些急功近利、短期变现,把投资的目光和周期放长远。不只站在资本链顶端,更站在价值链顶端,多实现些“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用技术变革为产业变革赋能提速,自然能赢得更多收益和更多尊重。
奋进的中国,追求的是未来的星辰大海。在新时代的故事里,需要的是一批真正的弄潮儿。立足资源禀赋,谋划长远发展,才是“破圈”的正道。 (责任编辑:魏晓东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