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创新型领军企业数突破200家;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3500家;到2025年,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4000家……“十四五”期间,南昌市将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 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支持科技企业建设创新平台
南昌市提出,要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行动和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行动,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支持科技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省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等研发任务,鼓励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支持科技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引进诺贝尔奖得主、外籍院士共建研究院。探索“企业出题、部门领题、院校破题”模式,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创新联动和成果产业化。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大力引进急需的关键技术。有效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制(修)订国际、国家技术标准,加快采用先进标准生产的步伐。
建设南昌市技术转移中心
完善创新成果交易转化机制,落实科技成果处置权与收益权改革政策。发展科技中介专业服务,培育和聚集一批咨询、评估、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贯通研发、交易、转化等全过程服务体系,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实现科技成果线上线下快速交易,加快建设南昌市技术转移中心,支持在国家级开发区设立转移转化分中心。完善市场需求和重大工程项目牵引自主创新产品应用的政策体系。
成果转化收益向科研人员倾斜
“十四五”期间,南昌市将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改革,健全科研项目生成、立项机制,严格实行目标任务验收,改革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使之成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创新平台。健全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落实以增加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构建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向科研人员倾斜。完善“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对科技人员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强化科研成果与市场结果导向。构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打通省市人才流动通道。
组建南昌科技金融集团
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健全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机制,完善市县联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力度。探索组建南昌科技金融集团,力争设立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发展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做大做强洪城科贷通、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产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投入,健全融资风险分散机制。加强科技型企业股改培育,全力支持“硬核”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畅通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循环。
建设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记者了解到,未来五年,南昌市将完善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支持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加强核心技术和专利储备。建立专利转化平台,支持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专利产业化。开展专利保险试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严格知识产权执法,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民事、刑事案件“三审合一”试点,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制、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网络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健全技术市场交易后补助工作机制。支持重点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
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南昌市提出,将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和科学家、新时代赣商、劳模和工匠精神。实施对重大创新工程和项目的容错机制,探索实施创业担保基金等创业失败的成本分担机制,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创业氛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暨“洪城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和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洪城计划”创业大赛,激发科技型企业创新潜能活力,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举办科普讲解大赛,加强科普工作,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
(一)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确定一批具有行业示范、带动作用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和金融链,引领全市产业发展。到2025年,创新型领军企业数突破200家。
(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立滚动实施培育机制,完善扶持政策。通过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引进科技人才、实施技术改造工程。力争每年推动30家以上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7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3500家。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行动
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力军作用,以规模做大、实力做强为目标,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集群化发展。加快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到2025年,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4000家。
(四)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行动
重点在医药和生物、航天航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能源汽车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支持独角兽、瞪羚企业及培育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建立研发机构、申报各类研发计划、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上市和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到2025年,培育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150家。 (责任编辑:魏晓东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