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天地 >
    陕西山阳: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创业创新
    2022-04-13 10:04 来源:山阳宣传 作者:. 点击:
    今年以来,山阳县聚焦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建设“五好山阳”目标,围绕“3+N”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成立“千名人才创新创业”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做好千名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和服务工作,全力抓好招才引智,挖掘区域人才资源,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今年以来,山阳县聚焦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建设“五好山阳”目标,围绕“3+N”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成立“千名人才创新创业”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做好千名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和服务工作,全力抓好招才引智,挖掘区域人才资源,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连日来,山阳县瑞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商洛学院合作,探索“飞地模式”,6位博士专家在5G电源适配器升级项目中研发出的“一种防水防触电的快速充电器”技术在该公司进行成果转换,推动企业发展。这是山阳县聚焦科技人才、突出技术人才、支持创业人才,持续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扎实落实全市“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的一个实例。  
     
      今年以来,山阳县聚焦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建设“五好山阳”目标,围绕“3+N”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成立“千名人才创新创业”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做好千名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和服务工作,全力抓好招才引智,挖掘区域人才资源,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引进一批在重点产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扶持一批骨干人才在“3+N”产业、“卡脖子”技术及康养、医疗、教育等领域揭榜挂帅、科研攻关、创新创业,打造一批功能多样、产业集聚、设施完善的创新创业平台,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全力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上突出建立人才数据库建设、跟进创新创业项目、建好创新人才平台、强化科技支持保障工作重点,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分类建立260名各类人才数据库和人才需求目录。支持百名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技术推广、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引导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创新创业。坚持把各领域优秀人才向相关产业项目推介,引进陕西师范大学崔浪军等6名在重点产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实现人才与资源要素有效聚集。引进机器人和复合材料科研生产基地项目等15个重点创新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中药材、健康产业等领域。按照“五有”标准,积极培育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人才示范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   
     
      新培育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运营好县上2个博士工作站和3个人才驿站,开展“博士企业行”等服务活动10场次,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柔性引进国家“三区”科技人才入选者贺晓龙,与延安大学共建产学研实践基地,开展食用菌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研究,推动企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  
     
      山阳县充分发挥国家科技特派团优势,积极邀请特派团团长来山阳研究制订帮扶方案、科技特派团管理服务办法、2022国家科技特派团联系山阳工作计划等,建立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科研项目、人才需求清单,征集筛选食用菌种植、坚果种植等农业主导产业26个,农旅融合发展项目、野猪的保护与危害防治项目等科研项目18个,无性系茶苗繁育技术人才、茶系列产品开发技术人才、茶旅融合发展人才等岗位需求15个,供国家科技特派团开展帮扶服务。加大“组团式”帮扶力度,组织50名科技特派员、10支人才服务团下沉一线送技术、送服务,进企业、兴产业。建立健全“千名人才创新创业”督查考核、典型培育、宣传推广机制,树立创新创业典型,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山阳落实“三百四千”工程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于亚杰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