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7月,吴燕和吴慧仪选择创办的合肥原拼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整整2岁了。从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毕业后,在学校的创业教育和支持下,吴燕和吴慧仪毅然选择自主创业,如今公司年销售额已达200多万元。
吴燕和吴慧仪是安徽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硕果。近年来,该校依托大学生创客空间,搭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育人体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广大学生早进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带着科研成果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实践。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安徽农业大学2018级生物类创新实验班吴菲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参与的项目“防治植物病害的‘青霉素’——白蚁共生菌来源的新型特境微生物杀菌剂研究”获得了全国特等奖,实现了学校在“挑战杯”赛事中的新突破。
作为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吴菲很早就发现了学科领域的困境。“植物病害每年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其中70%到80%是由植物真菌病害引起,而且由于长期以来依赖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真菌病害,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环境生态和抗药性等问题。”
能否研制更好的农药制剂,从而降低由植物真菌病害带来的损失呢?带着疑惑,吴菲组建了一支学生团队,并找到了学院教师张应烙,团队历经数千公里的跋涉,先后到安徽、江苏、浙江等地采集样本,对黑翅土白蚁体表、肠道、蚁巢进行全方位解剖、筛选,建立了活性菌种库,研发出活体微生物制剂,对植物真菌病害防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除了在“农”字里头搞创新之外,安徽农业大学还通过让学生参加系列赛事,引导他们尽早深入实验室,对接专业课教师,加入教师科研团队、申报大学生创新基金、参加导师课题等形式开展科学研究,为产出创新成果奠定基础。
在安徽省大学生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中斩获一等奖的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学生付丹阳在谈及自己的获奖历程时深有感触:“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入校后我就一直在寻找机会参加与自身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学科技能竞赛。直到在学院团委网站上,发现了‘爱农杯’PS海报设计大赛,我立即召集小伙伴组队参加。”
“爱农杯”是安徽农业大学为培育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作品,依据农业高校特色设置的竞赛类大赛项目,赛事规模已经从2005年的3个项目、参赛规模不到600人次,发展到2022年的69个项目、参赛规模近3万人次,基本实现了每个专业都有一个配套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乡”字里头搞创业,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0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程瑞给予了最佳的诠释。
本科毕业后,程瑞放弃了企业高薪的橄榄枝,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投身到农村自主创业,成立了六安科科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生物技术推广与农业技术开发,致力于革命老区的农产品品质升级和成果转化,以创业带动就业,服务乡村振兴。
为了更好发挥公司服务社会的专业化水平,2020年,程瑞来到安徽农业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并选择了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读研期间,他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企业创业发展,不断提升公司服务水平与社会影响力,成功申报了六安市科技项目,项目总经费达100万元,取得5项科技成果,申报发明专利20项。
“对于农业大学来说,要将思想政治引领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搭建‘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育人体系,深入实施‘铸魂育才、赋能助才、凝心聚才、强基炼才’四大工程,不断深化大学生‘三农’情怀、提升大学生‘三农’能力,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广袤农村大地上挥洒青春、成就梦想。”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裴树东说。 (责任编辑:于亚杰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