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天地 >
    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西安创新创业
    2022-09-22 09:23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 点击:
    记者9月20日获悉,为建立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实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有效保障全市“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和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人才需求,加快推动西安建设成为新时代创新策源地、高质量人才聚集地,吸引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西安创新创业,市委人

       记者9月20日获悉,为建立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实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有效保障全市“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和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人才需求,加快推动西安建设成为新时代创新策源地、高质量人才聚集地,吸引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西安创新创业,市委人才办发布了新版《西安市高层次人才评价确认实施办法》。

     
      突出重点产业领域人才评价
     
      破除“唯帽子”倾向
     
      相较旧版,新版《西安市高层次人才评价确认实施办法》主要突出了5个特点。
     
      一是突出重点产业领域人才评价,此次修订将高层次人才评价确认标准由原来的65项增加到74项,其中国内外顶尖人才6项、国家级领军人才24项、地方级领军人才44项。增项主要集中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的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人才需求。重点产业即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光子、重卡、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19条重点产业链,此次修订增加了重点产业链紧缺高端人才等标准;重点企业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二是突出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破除“唯帽子”倾向,更多立足于人才工作岗位,通过用人单位推荐、同行评议等方式,准确评价其贡献度、稀缺度及工作业绩成果,并加强对人才的考核评估,对已确认人才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持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注重将市场认可、行业通行的指标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在金融等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尽可能采取薪酬、个税等标准评价人才,以人才的市场议价能力凸显其个人价值;在教育、医疗、文化等薪酬不足以反映专业水平的领域,更多设定行业认可的指标作为人才评价标准。
     
      拓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视野
     
      增加“以才荐才”人才确认渠道
     
      三是突出以才荐才和用人单位主体地位,在原有的高层次人才直接确认、评审确认之外,此次增加了用人单位自主确认高层次人才的渠道,支持一些重点培育的行业企业根据岗位紧缺度、员工贡献度、业绩表现、创新成果等指标自主定标、自主开展人才评价确认。此外,按照充分尊重人才、信任人才、积极促进人才成长的原则,此次修订增加了“以才荐才”的人才确认渠道,提出《高层次人才评价确认标准参考目录》未涉及的人才,可以经两名以上高层次人才举荐,直接参加高层次人才确认,进一步丰富人才确认的渠道,拓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视野。
     
      四是对标国际人才评价标准引聚更多海外青年人才。为抓住海外人才加速回流的新机遇,引进更多具有海外背景和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为打造“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强市不断增加人才储备,此次修订新增多项国际通行的人才评价指标。如金融领域新增了具备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国际金融理财师(CFP)等执业资质的高端人才,涉外法律领域新增了取得两国以上执业证书,并具有10年以上专业从事涉外诉讼工作经历的律师。同时,为突出对海归青年人才的支持,适当放宽地方级领军人才标准条件,世界大学排名前100所高校毕业且在世界500强企业有两年以上全职工作经历的博士可申请人才确认。
     
      五是解放思想,不拘一格评价确认新业态从业人才。此次修订进一步突出了对文化创意创业人才的支持,首次将探索“互联网+文化”新业态,为展示西安城市形象、创造旅游收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确认范围,激发此类“专才”“偏才”创造活力,持续增强西安的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进一步用好《急需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根据市场需求,将从事双碳经济、物联网等新兴行业的急需紧缺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确认范围。
    (责任编辑:于亚杰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