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两创空间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培育 >
    电影产业“窗口期”要变成“黄金期”
    2021-03-23 08:5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点击:
    2020年,通过合理实施疫情防控、稳步复苏电影产业,我国电影市场消费需求率先恢复,成为世界电影产业眼中诱人的“蛋糕”。

      2020年,通过合理实施疫情防控、稳步复苏电影产业,我国电影市场消费需求率先恢复,成为世界电影产业眼中诱人的“蛋糕”。

      然而,自2021年春节档假期七天总票房超78亿元的火爆后,我国电影市场开始显著“降温”。

      对票房数据的回落,分析起来无外乎两点。一是档期局限。节庆“热档期”之后,电影宣发力度减弱、观众观影热情减退,票房进入传统的“冷档期”,数据自然会下降。二是好片不多。受疫情影响,电影产品后续储备不足,《你好,李焕英》等作品热度退去后,能进一步刺激市场、实现票房接力的佳作还未出现。尽管如此,相较于海外市场仍未摆脱疫情影响的窘境,中国电影产业仍处于大有机遇的“窗口期”,如何将其变成“黄金期”,是各方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答案,无疑又回到了电影产品本身。品质过硬的电影内容,始终是最为核心的要素。现实地看,在每个档期甚至每个月份都有票房和口碑俱佳的优质电影,当下较难实现。一些具有巨大票房竞争力的大制作影片,往往会等待更好的时机投放。目前,国内电影产业的生产力和平均品质,跟不上银幕增长的速度,也跟不上观众日益提升的观影需求。庞大的中国票房市场缺乏优质国产电影跟进,不仅是对市场潜力的浪费,错过的“窗口期”更难以弥补。

      面临变局中的机遇,既要有“瞅得准”的好眼光,更需要“攥得住”的硬实力。我国电影产业供需两旺、良性循环的基础坚实有力,应进一步减少对档期的依赖,培养观众日常观影的习惯,通过更多优质作品谋求更好发展,持续释放市场红利。这不仅要求从业者在创作端持续投入和不断精进,还需要进一步令市场主体与国产电影产业发展进度相适应。同时,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都要有深谋远虑的远景布局和优质持久的产品输出。

      放眼国际,中国电影产业应当把握时机,借势而为。中国电影从票房“大市场”到电影“大片场”,还有不小的距离。创下中国票房最高纪录的国产电影《战狼2》,海外票房并不尽如人意。而即便在“冷档期”,如《阿凡达》等经典海外进口电影择机复映,其多年后仍旧具有巨大的票房号召力的原因,值得中国电影人思考。在保持和扩大电影票房市场本土优势的前提下,如何增强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也是打造“黄金期”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可以利用票房吸引力和产业规模集聚效应,通过从海外引入相关优质人才,或通过合拍、合资等形式,打造世界级影响力的高品质精品,进一步扩充我国的整体电影工业实力,在竞争中彼此激励和成长。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文化市场繁荣发展,中国电影票房总体量实现可观增长,如何进一步激发产业潜能、用好票房红利、把握疫情带来的电影产业“窗口期”,在转危为机的同时,将“最大票仓”的优势继续保持,打造属于中国电影产业的“黄金期”,仍需更多求新务实的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澳门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