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两创空间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培育 >
    定向培育环保产业人才,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成立大学堂
    2021-04-25 09:21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作者:. 点击:
    4月23日,扬子江大学堂揭幕仪式暨扬子江科产融论坛在南京江岛智立方举行。

      4月23日,扬子江大学堂揭幕仪式暨扬子江科产融论坛在南京江岛智立方举行。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党委书记张俊,南京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周文海,南京市委创新办督查推进处处长沈向荣等人参加活动。扬子江大学堂是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整合多方优质资源,面向加盟研究所及孵化企业科学规划设计的一项绿色产业人才提升工程。会上,来自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行大学等扬子江大学堂首批合作单位的代表,共同为扬子江大学堂揭幕。为何创立这一学堂?张俊表示,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服务环保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经过前期调研,中心发现大部分新研机构经过初创期的摸爬滚打,目前已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在视野、格局、朋友圈提升等方面都有很大需求。为此,中心创立扬子江大学堂,将作为联系新研机构的重要纽带,精准助力新研机构发展。在具体运行上,扬子江大学堂开设一系列与其他已有培训项目融合互补的课程项目,强化需求导向,努力成为南京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也将紧扣扬子江大学堂目标定位和新研机构现实需求,常态化开展培训课程,择优邀请授课专家,不断提高课程质量。“扬子江大学堂是我们中心深化创新体制改革、储备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开拓创新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的品牌性项目,为“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持续提供高质量人才供给。”张俊说。随后举办的“扬子江科产融论坛”上,来自业界的多位人士分享了关于环保产业的见解和建议。去年9月,中国做出“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此后,“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中信证券研究部高级经理王希明在论坛上表示,能耗“双控”将成为各级政府的指挥棒,目前仍未达标地区压力更大,碳交易将成为促进高能耗企业减排的重要抓手。他随后给出一组数据:我国去年碳排放最大的三个产业分别是钢铁(21.1吨)、水泥(21.4吨、电解铝(4.5吨)。其中,粗钢产量预计两年后见顶,水泥产量预计到2030年降至17亿吨,电解铝方面,铝、铜、锌、铅等主要有色金属产量预计到2025年前后均见顶。王希明认为,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四大路径应该是清洁发电、氢能源、电动化与氢能化、碳捕捉技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之后回到安全的地下场所。)到了2060年,我国的化石能源将基本完全退出,光伏风电成为主力。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高嵩介绍,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环保工作以末端治理为主,2020以后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型。在环保产业上,我国目前还存在主体平台化与市场碎片化并存、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并存、标准化与定制化并存的特征,未来,智慧化、装备化、跨界融合将成为主要趋势。他建议重点处理好三大关系:产学研之间的关系,产业平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工程和产品的关系,包括利益分配机制,技术推广机制,股权、利益等管理问题。交汇点记者 董翔 通讯员 相斌编辑: 管鹏飞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澳门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