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一条“国家发改委:预计7月份煤价将进入下降通道”的话题冲上热搜。具体内容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夏季水电、太阳能发电增长,以及煤炭产量和进口量增加,煤炭的供需矛盾将趋于缓解,预计7月份煤价将进入下降通道,价格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根据进口煤订单情况看,7月份、8月份将是进口煤到货的高峰期,煤炭供应将进一步得到有效补充。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自今年年初开始,煤炭价格一路上涨,在5月中旬短暂回调后,从6月初开始又出现明显上涨。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也促使煤炭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那么,煤炭市场现状如何?煤炭供应是否有保障?后期价格走势又如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中旬全国煤炭价格稳中有涨。其中,无烟煤(洗中块,挥发份≤8%)价格1300元/吨,较上期上涨37.5元/吨,涨幅3%。普通混煤(山西粉煤与块煤的混合煤,热值4500大卡)价格709元/吨,较上期上涨10.9元/吨,涨幅1.6%。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价格为1950元/吨,与上期持平。
“供求关系是导致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特别是外贸形势保持高增长,由此带动制造业等逐步恢复,带动对上游原材料资源的需求回升。随着电力需求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自然抬升。同时,我国对部分煤炭产业实施限产,而煤炭进口受制于海外疫情防控,供需的变化使得煤炭价格高位波动。
由于煤炭价格一路上涨,不少投资者在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上对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应对措施等频频提问,部分上市公司也作出了回应。
例如冀东水泥回复称,“煤炭价格的上涨增加了整个水泥行业的生产成本,公司积极通过对内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严格控制费用及成本,对外提升价格和市场份额的方式减少煤炭价格上涨对公司带来的影响”。
天山股份表示,煤炭价格波动对成本有一定影响,公司采取积极措施,通过集中招标,战略合作等措施降低燃料市场价格上涨对采购成本的影响。
粤开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李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一方面,市场应重点关注供给端的产能情况,尤其是主要产煤地区的煤炭供应量,适当合理地增加全国煤炭产量,同时适当增加进口,投放政府储备,缓解供给偏紧的现状;另一方面,应增强市场监督管理机制,严禁哄抬、炒作原材料价格的行为,防止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相关公司应当签订中长期购销合同,平滑煤炭合同价格的波动幅度。
值得一提的是,为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6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要继续发挥金融机构作用,采取六方面减费措施,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降低成本,减轻上游大宗商品涨价传导压力。”此外,5月21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迎峰度夏期间保供稳价工作的倡议书》,倡议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保供应、增产量。
“目前市场已经投放了部分政府煤炭储备,在供需市场偏紧阶段补足供应端。”李兴预测,后续随着调控措施的落实,生产供应恢复平稳,煤炭价格大幅上行的空间不大。 (责任编辑:于亚杰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