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两创空间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培育 >
    新智能制造来了!智能+时代的云制造了解一下
    2021-08-27 09: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点击: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模式,与此同时,以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为主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也已在全球快速展开。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模式,与此同时,以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为主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也已在全球快速展开。

      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 工业互联进入3.0时代

      2017年7月,我国颁布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新的信息通信、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与应用领域新专业技术的融合,正引发人类社会国民经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等各领域新模式、新手段和新业态的重大变革,智能+的时代正在到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顾问李伯虎在中国-上合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分论坛数字经济百人会上如是说。

      当然,在智能+时代,势必要有与之匹配的工业互联网。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下,“云制造系统3.0”应运而生。

      李伯虎介绍,“云制造系统3.0”就是一种智能+时代的云制造。“它能加快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云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一种适应新时代、新态势、新征程,具有新模式、新技术与新业态的先进智能制造系统”。

      据了解,云制造3.0可以构成用户为中心的,统一经营的新智能制造资源、产品与能力的服务云网。它的模式就是用户为中心,人机物环境信息优化融合,互联、服务、个性、柔性、社会、智能的智能新模式。

      “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应该向着智能工业互联网领域发展。而云制造系统3.0就是实施我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里面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智能制造的模式、手段和业态。” 李伯虎说。

      在数字经济百人会上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白皮书(2021)》(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数字经济产业势头强劲,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5G产业优势不断扩大,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

      数据要素赋能 人工智能为数字经济提供核心动力

      今年上半年,我国数字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活跃、数字经济产业势头强劲、数字经济模式快速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图象识别、语音识别等等技术创新进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人工智能发明的专利授权总量全球排名第一。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宋永端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更需要创新,而人工智能将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在中国电子学会研究咨询中心高级分析师凌霞看来,人工智能技术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两大契机,一是针对产业,从过往粗放式的重度依托资源、资本等的发展,转变为更加精细化的发展方式,从上游开始重新梳理供应链的关系,在下游重新去匹配整个供需关系的平衡。第二是针对企业的,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之下,首先给了技术型创业企业非常大的发展机会,营商环境的支持使得创业企业快速扩大规模,持续缩短与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其次给传统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智能零售、智能金融、智能物流等产业数字化,都是原有的传统企业嫁接新的技术做转型。

      据了解,今年的数字经济百人会已是第四届。重庆市政府副市长、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书记、重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熊雪在论坛上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数字经济百人会,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地方政府以及行业企业增进互信友谊、促进互利共赢,壮大数字经济发展的“朋友圈”,提升重庆数字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1年上半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1.3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增加值超1000亿元、增速达35.4%,新增1.6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全国15个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中已有11个布局重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融合水平稳居中国中西部第一。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澳门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