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产业是能源的供应者,也是材料工业的重要基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既对兰州市的产业发展乃至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形成更具竞争力产业格局的必然选择。近日,市政协就创新驱动兰州石化产业转型发展的科技攻关方向进行了调研。
兰州市石化产业主要分布在西固区和新区两大产业区块,共有规模以上石化企业47家。西固区以大型炼油化工企业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为龙头,围绕兰州石化集聚了科研开发、设计安装、化工设计制造及配套加工等一批企业,如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院(石化产业配套装备企业)、蓝星碳纤维有限公司等。兰州新区主要承接新建、引进的石化项目和企业,如农药类生产企业甘肃滨农科技有限公司、芳烃类生产企业甘肃莱安能源有限公司等。位于西固区的兰州石化是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炼油化工生产基地,集炼油、化工、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检维修及矿区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炼化企业。目前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现有各类炼化生产装置90余套,生产汽煤柴油、润滑油基础油、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炼油催化剂、精细化工、有机助剂等炼化产品,油品类产品达27个品种、60多个牌号,化工类产品达220多个品种、330多个牌号。2020年完成加工原油911.3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40亿元,占兰州市石化行业总产值的95%。兰州石化的产业发展与规划布局,对兰州市石化行业的长足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位于新区西北部,2018年批准建设,总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作为我市石化产业新项目的聚集地,近期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医药农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化学助剂试剂、化学品研发及孵化等产业,中远期重点发展高端化学品、石油化工等产业,打造特色鲜明、工艺先进、绿色环保的千亿级化工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内企业的产品涉及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400多个品种。其中,液晶显示材料、抗肿瘤医药中间体、第三代头孢菌素等60余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出口到亚、欧、美、非等国际市场,整个化工园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调研组认为,我市发展振兴石化产业拥有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依然存在产业链布局不尽合理、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石化产业链条不完整、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等问题。为此,调研组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坚持石化龙头地位不动摇。紧密围绕兰州石化的战略规划与发展布局,拓展完善兰州市新的石化产业链,打造企地融合、优势互补、上下游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将是我市振兴发展石化产业的新机遇和平台。强龙头的重点措施是兰州石化公司要优化厂区内空间布局,整合厂周围产业用地,向总部争取布局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化工新项目、大项目;兰州新区化工园区要抢抓机遇,立足中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统筹调拨的原料资源优势,争取引进几个超大型精细化工项目,充分发挥产业龙头的带动作用。
加速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于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塑料、高压电缆料等高性能树脂,以及稀土丁戊橡胶、特种丁腈橡胶等高性能橡胶材料;重点布局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发展二氧化碳分离和化工利用技术;关注新能源发展,密切跟踪氢能产业链的发展,特别是储氢材料的技术动态。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围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两个产业链方向,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石化新产品深加工企业,打通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新区与西固石化产业相互协同、化工园区内外企业相互补充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力争形成区域间各具特色又相互依存的石化产业集群。
促进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揭榜挂帅”模式在科技攻坚中的运用,大力培育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突出财政补助资金引导,以企业自筹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主的方式,遴选出影响力大、带动性强、应用面广的科研项目,面向全社会揭榜招标,让创新领域的各类市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参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起产学研市场化利益联盟机制,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及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发挥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发挥好市政府石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政策、环保、土地、融资、生产保障及和谐稳定等问题;发挥好石化产业发展各个细分产业链链主的牵头带动作用,在强链、补链、延链上持续用力;梳理精选项目,创新机制抓招商,吸引国内外知名现代石化企业入驻兰州,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并给予优惠和政策扶持。
集中解决一批石化产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政府就石化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历史形成的遗留问题进行梳理,用足用活现有政策资源,对一些条件比较成熟、有条件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予以集中解决,对条件尚不具备、近期内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挂账督办,为企业做好全方位服务,扶持石化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拓展我市石化产业链条,做强石化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徐榕伯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