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培育 >
    借鱼扬名 渔业经济“游”向新天地
    2022-11-24 08:3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点击:
    抚远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全市水域面积辽阔,有大小河流56条,湖泡700多个,鱼类资源异常丰富,自然环境生长的淡水鱼种类和产量居全国之最,共有21科105种淡水鱼,
      在抚远市东极鱼市小有名气的网红张云浩,近来直播间特别的火,只见他一边回答网友提出的各种有关冷水鱼等问题,一边接收订单。张云浩的爱人郭春艳则按照订单地址,把新鲜的冷水鱼进行包装,然后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40多家淡水鱼销售店,家家每天从清晨开始就进入忙碌状态,把各种淡水鱼发给全国各地的购买者。
     
      绿色发展 保护珍贵鱼种
     
      抚远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全市水域面积辽阔,有大小河流56条,湖泡700多个,鱼类资源异常丰富,自然环境生长的淡水鱼种类和产量居全国之最,共有21科105种淡水鱼,盛产“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被盛誉为“中国淡水鱼都”“中国大马哈鱼之乡”“中国鲟鳇鱼之乡”。
     
      近年来,抚远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放流涵养繁殖,科学合理经营利用”的原则,制定了宏微观兼顾、远近期结合的战略性与经营管理性相统一的渔业资源保护发展规划,不断释放渔业资源潜能,逐步探索出一条渔业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抚远告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粗放式的传统捕捞模式,由原来的“只捕不养”逐步转变为“涵养+捕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于1988年建立大马哈鱼人工繁育放流站,人工繁育大马哈鱼苗,放流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涵养渔业资源,增加两江渔业种群数量,保护生态环境。1998年又成立鲟鳇鱼繁育养殖基地,开展鲟鳇鱼人工繁育孵化工作和人工增殖放流工作。34年来,累计向黑龙江、乌苏里江放流大马哈鱼苗4200多万尾、鲟鳇鱼苗2400多万尾,有效地保护了鲟鳇鱼等世界濒危物种。
     
      深挖潜力 发展渔业经济
     
      抚远市保护和涵养渔业资源过程中,注重发挥科技的力量。作为全国第一个研究大马哈鱼人工繁育放流的城市,从1992年开始,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成立课题组,开展人工繁育工作,不仅解决了国内冷水鱼鱼卵孵化过程中出现水霉病防治问题,而且使受精卵的成活率由原来的82%提升到98%,并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鲟鳇鱼养殖新品种,这也是世界上首个鲟鳇鱼养殖新品种。在保护鱼种的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让“水中活化石”游出了绝迹危机。
     
      走进抚远市鱼产品销售商店,一盒盒包装精美的熏鳌花鱼、鱼子酱、风味鱼柳、鱼肉、鱼筋、鱼罐头等产品,琳琅满目。这是抚远市深挖渔业潜力,做大渔业品牌,大力发展精品渔业和特色渔业的结果。
     
      抚远市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将已有百年历史的抚远鱼市,就地升级改造建起了“东极鱼市”。50多名主播在东极鱼市上通过直播宣传抚远的淡水鱼资源,销售鲜鱼、鱼制品,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借鱼扬名,抚远市的渔业经济“游”向了新天地。一批以鱼品深加工为主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注册的企业达到100家左右。
     
      释放潜能 做长产业链条
     
      抚远市还将渔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发展之路。建成黑龙江唯一的淡水鱼博物馆,馆内收藏展示黑龙江水系特产的史氏鲟鱼、达氏鳇鱼、中国大马哈鱼、乌苏里白鲑、“三花五罗”以及极其珍贵和少见的鱤条、梭鲈等重要经济鱼的标本80多个,展馆开放以来,每日接待游客1000多人,成为抚远市一个特色旅游景点。
     
      抚远市坚持以“两山”理念为引领,以释放渔业潜能为导向,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为目标,努力把优势做大、特色做强、链条做长,不断推进现代渔业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