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31日至4月2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科技部等部门的负责人透露了下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涉及促进消费、技术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诸多方面。
及早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接续优惠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的变化趋势。他认为,今年以来国内汽车消费相对低迷,产业稳定运行的压力增大。
为此,辛国斌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及早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接续优惠政策,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同时,研究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指导地方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汽车产业稳定运行。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自2014年起,国家一直对新能源汽车实施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去年9月,财政部等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市场驱动力将对电动车未来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动车市场的持续健康运行仍需要适当力度的政策支持。
“政策不能立马大幅度调减。”徐长明认为,未来政策不仅仅是车购税不收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让消费者了解电动车是发展方向,受到国家鼓励。“政策需要适度调整,才能保证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谋划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
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是多个部委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谋划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促进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氢能、储能与智能电网、第三代半导体、智能交通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形成全国一盘棋,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合力。”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透露。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表示,国资委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前瞻、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更好发挥中央企业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作用,推动整车应加大需求导入和资源投入力度,聚焦先进底盘、新能源动力、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等行业共性技术需求,加快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力争实现一次研发多方获益。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看来,为了促进汽车产业和当前的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低碳出行的市场需求,须要提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集成全社会、全行业的智慧和创新能力,研发新能源汽车智能操作系统。
推动中央企业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引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2023年可能是新能源车革命的“阵痛期”。具体来看:一是整车价格竞争与汽车产业链转型阵痛;二是电动车充电难与能源产业链转型阵痛;三是电池锂价波动与电池产业链转型阵痛。
如何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辛国斌表示,要强化支撑保障,推动国内重点矿产项目加快建设,加强国际矿产资源开发合作,引导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障资源稳定供应;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快新能源汽车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标准制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赵世堂提到,要推动中央企业着眼于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布局结构,增强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他还表示,应重点加强新能源汽车整车平台和生产专项建设,增强核心三电系统研发和制造能力,其他相关央企重点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投资布局,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配套供应体系。同时,加大锂、镍、钴等关键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尽早形成重点汽车芯片自主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于亚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