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公经济 >
    益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
    2022-05-10 09:05 来源:红网 作者:. 点击:
    5月7日,益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市委书记瞿海在会上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打造走在全省前列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5月7日,益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市委书记瞿海在会上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打造走在全省前列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新起点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集聚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的强大动力。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竞讲话。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熊炜主持会议。

     
      瞿海要求,要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他指出,近年来,益阳市民营经济深度融入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大局,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有到优的转变。他要求,要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向顽瘴痼疾亮剑,向堵点难点开刀,在革弊鼎新、正本清源中焕发营商环境新动能、新活力,让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筑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瞿海要求,要深化认识、更新理念,全面把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只有民营经济量的合理增长、质的稳步提升,才能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与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只有推动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益阳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一以贯之地巩固与提升。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只有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加快后发赶超步伐,必须持之以恒地改革与优化。
     
      瞿海要求,要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奋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扩规增量,突出集聚集约发展导向,集中力量育强企业,坚定不移培优产业,精准发力做活市场,不断提升发展能级。要聚力创新创业,强化科技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人才支撑,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坚定扩大内需,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提升企业信用水平,全力拓展发展空间,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深化改革开放,高标准“促改革”,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全面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瞿海要求,要抬高坐标、创先争优,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上下要坚持以“善政、惠民、兴业”为导向,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投资洼地。要系统集成提效能,让企业办事更省心;精准施策出实招,让企业发展更顺心;厉行法治护好航,让企业经营更放心;重商安商激活力,让企业扎根更安心,以营商环境建设新成效促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瞿海要求,要加强领导、集聚合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全市上下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鼓励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生命线”来抓,压实责任、高位推进,常抓不懈、系统推进,考评问效、强力推进,宣传引导、聚势推进,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陈竞在会上指出,要看到前段益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新进步,清醒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存在的问题,以更大力度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要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大力强化市场主体权益保护,持续营造重商安商的社会环境,全力抓好惠企政策尽快兑现,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坚决解决涉企遗留问题,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全力开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局面。
     
      会议解读了《益阳市2022年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方案》,宣布了“新益阳贡献奖”评选结果和“2021年益阳市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税收增量先进名单”,发布了“2021年益阳民营企业20强”榜单,观看了宣传片《乘风破浪启新程 高歌奋进“闯创干”》。相关单位和个人在会上作典型发言或表态发言。
     
    (责任编辑:于亚杰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