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公经济 >
    多地积极部署落实“稳经济大盘”政策 未来经济增长或更加倚重投资
    2022-05-30 11:16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 点击: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随后,多地地方政府纷纷跟进出台稳增长政策。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随后,多地地方政府纷纷跟进出台稳增长政策。

     
      中国网财经梳理发现,多地稳增长政策在“有效投资”方面着墨颇多。专家也指出,此次会议后,未来经济增长或对投资的倚重性有所提高。
     
      8省市部署“稳经济大盘”具体措施 经济增长或更加倚重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北京、江苏、浙江、海南、湖北、山东、河南、江西8省市部署落实“稳经济大盘”的具体政策。
     
      针对当前经济情况,上述地方政府均根据各地实际做出不同表态。北京、湖北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稳住经济基本面、稳住经济基本盘。浙江指出“当前既是经济发展的窗口期、关键期,更是攻坚期、考验期。” 海南则提出“五月转正,六月完全恢复”的季度经济目标。山东、河南则要全力以赴攻坚二季度,确保二季度经济稳定向好。
     
      具体来看,多地地方政府在“有效投资”方面着墨颇多。北京要“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扩大生产性投资,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浙江明确“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有效投资。抓紧谋划实施一批多年想干而没有干的重大项目。” 湖北称“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实施,更好发挥压舱顶梁的关键作用。”江西则要“抓紧谋划和推进一批水利、交通等项目,深入实施招大引强‘五大专项行动’,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
     
      业内普遍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上海证券分析师胡月晓、陈彦利也指出,投资的重要性已是年初就得到了提升,此次5月25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也将更加倚重投资。
     
      另外,消费于民生而言是“压舱石”,北京提出要结合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新型消费、文旅消费,释放消费潜力、恢复消费活力。浙江表示要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承接好疫情之后消费“回补”,提升平台消费创造能力。湖北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餐饮、零售、文旅等行业加快恢复,推动县乡消费提质扩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多种模式融合发展。江西提出要开展好“大宗商品消费季”等活动,推动餐饮、住宿、文旅等线下消费全面复苏。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凸显稳增长决心 强调政策执行落地
     
      5月25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指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地方肩负着促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的重任,要守土尽责抓落实。并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对各地二季度经济主要指标,将由国家统计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省公布,国务院对相关工作情况予以通报。
     
      民生证券分析师周君芝指出,“稳增长”贯穿于开年以来诸多会议以及政策之中。5月23日国常会”给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5月25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虽具体的稳增长细则并未超越33项措施,但会议难得一见地强调具体落实机制。
     
      “这是一场强调政策落地的务实大会。”周君芝分析称,“5•23 国常会”是在回应市场对“增量政策”的期待,5月25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重点不在于增量稳增长政策工具,而在于政策执行落地。并且,市场也一直在期待稳增长措施能够尽快落地。
     
      华泰期货报告则指出,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凸显当下稳增长的决心,随后不少地方政府纷纷跟进出台稳增长政策,包括鼓励汽车消费、扩大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推动家电消费、松绑地产市场等政策,短期有助于支撑A股情绪。 
    (责任编辑:于亚杰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