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公经济 >
    厦门市推出36条举措助企纾困稳增长
    2022-06-14 08:20 来源:央广网 作者:. 点击:
    近日,市国资委发布《关于厦门国资国企稳增长促发展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四个方面36条举措。

       稳定经济大盘

     
      ●发挥国企项目建设主力军作用,保障新机场、翔安大桥等重大项目如期推进,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额650亿元以上
     
      ●加大国有企业产业招商力度,为国企招商做好制度保障和正向激励
     
      ●夯实交通、水务、燃气、环卫、“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服务
     
      ●国企原则上新增岗位按不低于50%的比例,专项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
     
      助力中小企业
     
      ●减免房租要坚持“应免尽免、应免快免”
     
      ●及时足额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做好用水、用气阶段性优惠工作
     
      ●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
     
      本报讯 (记者 刘艳 通讯员 徐可)近日,市国资委发布《关于厦门国资国企稳增长促发展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四个方面36条举措。
     
      发挥国企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根据《通知》,我市国企将从积极拉动有效投资、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提高重点行业贡献度、加强城市运转和民生保障等方面,提质增效稳增长,发挥国有企业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投资建设,国企是“硬核力量”。市国资委将发挥国企项目建设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所承担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往前排、工期往前赶,重点保障新机场(主体工程)、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及地铁3、4、6号线等重大项目如期推进,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额650亿元以上。
     
      在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方面,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已推动23个项目完成签约,接下来将继续搭建平台、主动出击、招大引强,为国企招商做好制度保障和正向激励,特别是推动建发集团、国贸控股、象屿集团充分发挥自身投资和供应链优势,将招商引资转化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城市运转和民生保障工作,夯实交通、水务、燃气、环卫、“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服务,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优秀毕业生留厦就业,原则上新增岗位按不低于50%的比例,专项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
     
      切实加快减免房租政策落地
     
      《通知》明确减免房租、及时付款、降低成本、优化供给、提供金融服务等举措,推动国有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
     
      减免房租方面,坚持“应免尽免、应免快免”,切实加快减免房租政策落地。对承租市属独资、全资、绝对控股国有企业的国有房屋及保障性配套商业用房从事生产经营,且最终承租人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要在2022年普遍减免3个月租金,并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减免主体工作。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街镇行政区域或因落实防疫要求严重影响经营活动的,再补充减免3个月租金,全年合计减免6个月租金。
     
      及时足额支付中小企业账款方面,严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和《厦门市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若干措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方式,及时足额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做到“应付尽付、应付快付”。
     
      保障中小企业运营要素方面,配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做好用水、用气阶段性优惠工作,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用水、用气实行“欠费不停供”,允许其在6个月内补缴欠费。搭建国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
     
    (责任编辑:于亚杰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