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公经济 >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特色金融方案
    2024-01-23 10:2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点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关于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重要决策部署,持续督促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民营企业在金融支持力度上不断“添砖加瓦”,为民营企业添信心、解难题、送红利、助融资,真心实意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环节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强调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探索多样化专业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机构要健全适应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组织架构和产品服务。围绕重点行业、特色产业做好行业调研和市场分析,精准定位不同类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快推广股权质押、担保增信、收益权质押等金融特色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资金需求。积极对冲有效投资不足,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根据企业不同需求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针对民营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不断减少金融产品嵌套层级、缩短交易链条、规范收费行为,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服务要贯穿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在初创期及成长期,通过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缓解其缺乏抵质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困境;在成熟期,通过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收购等支持其拓宽融资渠道;在衰退期,通过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支持其兼并重组、升级做强。积极挖掘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有融资需求的优质民营企业,加强线上、线下金融产品联动,扩大民营企业服务范围,制定针对性综合培育方案,提升民营企业的金融获得率。积极开展各类信用保险业务,有效发挥保险的融资增信功能,探索构建政、银、保、企的多种合作模式,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科学稳健的产业调控和引导

      银行机构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产业支持的同时,要切实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金融逆周期调节作用,积极参与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加大产业链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重点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内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积极主动对接各级各类引导基金,加大引导基金资金申请力度,引入多层资金,推动本地产业基金设立和发展。加强与优秀创投机构的交流,利用市场化基金管理机构的资本属性,纵深推进与基金管理机构合作,创新基金募资方式和手段,吸引更多资本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加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完备性

      建立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评估体系,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符合国家政策发展方向的企业提供“绿色通道”,降低对抵押担保的依赖,在加强风险识别判断和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的基础上,推广无担保、无抵押贷款模式,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严厉打击各种变相提高融资成本的行为,持续做好融资成本管理,综合运用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分期偿还本金等方式,降低民营企业民间融资成本风险。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加强享受优惠政策低成本资金使用管理,严格监控资金流向。扎实做好贷款“三查”,履行独立审查程序,不得盲目依赖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标准,也不得为争取客户放松风险管理要求,坚决避免过度竞争和“搭便车”“垒大户”等行为。及时清理废除不公平的民营企业融资限制条件,降低对民营企业贷款利率水平。提高无还本续贷笔数及金额占比,大力推广应收账款、特许经营权、政府采购订单、收费权、知识产权等融资方式,拓宽银行抵(质)押物范围,并将其纳入对银行机构考核内容。

      建立合理的金融人才考核机制

      目前部分银行机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仍然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导致银行员工放贷动力不足,客观上制约了民营企业良好的授信环境。金融机构应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重新审视、梳理和修订原有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与银行内部考核、薪酬等挂钩的激励机制。认真执行差异化信贷政策,明确授信尽职免责认定标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考核激励和尽职免责机制,对暂时遇到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提前对接接续融资需求,做到不减少信贷规模、不釜底抽薪、不提高续贷门槛、不随意抽贷、不随意压贷。严格落实放宽民营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的政策要求,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和综合成本,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放宽到3个百分点,充分调动从事民营企业放贷业务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激发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于亚杰)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