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公经济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力量
    2024-06-14 10: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点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成果,是我国在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

      “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当前环境下如何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经济学教研部原主任韩保江。

      “两个毫不动摇”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七个重点任务之一是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意义是什么?

      韩保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两个毫不动摇”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进而有别于改革开放前我们效仿苏联式的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更不同于单一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越性。

      其二,从发展生产力角度来讲,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多层次、多样化的,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社会化程度高、基础性、公益性的生产力发展。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化程度低、多样化、个性化、微型化的生产力发展。

      其三,从完善生产关系来讲,在中国历史上和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私有制制度里,各种私有制企业之间遵从的是“丛林法则”,是“你死我活”“相互倾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个毫不动摇”构成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生态”。在这种所有制生态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不再是“相互倾轧”,而是“彼此成就”,不是“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而是“国民共进”。

      其四,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来看,只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公共产品和公益产业的需求,也能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一个社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所有制,生产力当然起决定性作用,但生产力不是孤立存在的,生产力终究还是为了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未来的社会越发达,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化需求就越明显,就越不可能是大规模式的、模仿式的,就会越来越体现出个人价值观的需求。广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广泛存在,恰恰是为了满足人们个性化、精细化、高级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解决产权长期保护问题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根本前提

      中国经济时报: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在当前环境下如何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

      韩保江: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想观念,只有“公有制等于社会主义”的狭隘认识。实际上,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但不是唯一特征。非公有制经济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生因素。发展社会主义就要消灭私营经济,被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贫穷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改革开放后“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更充分证明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明智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也有一些人认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实际上这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判断。非公有制经济是跟党的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安全执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长期伴随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全过程。

      从实践性上来看,没有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发展战略就难以实现。同样,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民生社会稳定和创新发展就无法落地,“两个毫不动摇”都是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现实的、最坚实的力量。

      当然,社会上还存在“原罪论”“离场论”“公私合营论”“野蛮生长论”等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言论”和“舆情”,我们要利用技术和法律手段予以澄清。尤其要重点解决“产权长期保护”问题,这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根本前提。保护公有产权要有长期性,非公财产权的保护也要有长期性。只有长期保护各类经济发展主体,发展预期才稳定,才能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创新的积极性。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最重要的是信任

      中国经济时报: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您认为下一阶段应如何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韩保江: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有以下几个核心点。第一,要对各类企业和市场主体给予充分信任,特别是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家。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生因素来看待,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真正当成自己人,进而在重大项目和重大发展机会上给予信任。民营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党的领导和《宪法》保护下成长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是具有社会主义“血统”的经济,不是什么其他主义的经济。

      第二,社会上要支持和包容各类经营主体,为其发展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家,要给予各种各样的权益保障支持。不要因为个别民营企业出了问题,而影响我们对整体民营经济的态度。广大的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经济,不仅是社会活力的源泉,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充分发展的根基。只有充分支持和包容,才能让非公有制经济把自己的事业和整个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现代化的事业有机统一在一起,避免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投机取巧和机会主义行为。

      第三,在法制上要严格保障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无论是立法司法还是各种各样的行政法规,都要保障公有制经济以及广大民营企业的各类权益。对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要一视同仁,确保两类所有制企业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这样企业才能稳定发展。

      我们要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毫不动摇”的关系处理得如何是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水平高低的根本基准。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发展的所有制生态之上。只有真正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激发出“1+1>2”的合成效应,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于亚杰)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