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两创风采 >
    增强历史自觉 担当文化使命 奋力开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四川实践
    2023-06-12 09:00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点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创性地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这是一篇闪烁真理光芒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纲领性文献,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使我们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讲话中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内涵和意义,更好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汇聚推动建设文化强省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

      我们要认清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增强历史主动,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以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方向,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以强烈的文化担当创造和书写新的历史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增强历史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阐明“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我们要深刻领会“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我们要充分认识“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充分认识“第二个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我们要认清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增强历史主动,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以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方向,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以强烈的文化担当创造和书写新的历史。

      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历史,发挥科研平台学术创新、承担重要科研任务、凝聚和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的功能和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华文化,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辉煌。坚持立足四川,放眼全国,着力建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深化对巴蜀文化、四川地方史、康藏研究、移民与客家文化、四川抗战史等领域研究,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巴蜀史学研究新高地、四川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阵地。

      研究阐释“两个伟大实践”,讲好多彩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坚实根基。文化传承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的正确关系。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上游地区和西南地区先秦时期文明成就的杰出代表,三星堆考古新发现,为探源文明进程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就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我们要注重把三星堆研究作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依托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研究中心,构建形成“一中心、一会、一刊、一论坛”的立体性学术平台体系。同时,根据三星堆文化资源和特征,围绕古蜀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互动、古蜀文化与中外关系等八个方向系统谋划和构建研究体系,深刻揭示三星堆文化的历史演进脉络和文化特质,为努力构建中华文明的完整图景贡献力量。新时代新征程,讲好中华文明多彩故事,四川历史研究院将深化对三星堆最新考古发现的学术研究,围绕三星堆文化起源、文化交流、文明互动以及出土青铜器等方面开展科研学术攻关,并与宝墩文化、金沙文化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揭示古蜀文明和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做好通俗化解读,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积极践行“两创”方针,开拓四川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快构建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宣传普及、创新发展、交流合作等于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实践生机蓬勃。

      我们要着力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的思想资源,坚持保护性传承和活态传承,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跨界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新经济”,让文脉“活”起来。广泛开展四川石刻石窟、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江口沉银遗址等课题研究和研讨交流,着力挖掘阐扬古蜀文明、巴蜀文化、三国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等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现代文明新内容、治蜀兴川新动力。大力建设文化传习传播阵地,持续推进以四川历史名人等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工程,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创造出更多惠及于民的文化福祉,进而滋养当代生活,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于亚杰)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