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两创风采 >
    厚重的文化 持久的力量——济宁市文化“两创”展现新作为
    2023-09-26 09:38 来源:济宁新闻 作者:. 点击: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世界儒学大会、央视中秋晚会、“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大会、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纷纷选择济宁作为举办地,尼山讲堂更是成为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会址。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世界儒学大会、央视中秋晚会、“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大会、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纷纷选择济宁作为举办地,尼山讲堂更是成为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会址。厚重的儒家文化正在影响世界,在推动世界各类文明交流互鉴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正如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所说,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儒家思想为世界多元文明和谐相处提供了思想理念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尼山开展对话,正是体现了传统文明的思想智慧与数字时代新知识的碰撞交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发祥地的济宁,是一座文化资源丰厚的城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国家赋予山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文化使命,而在积极践行文化“两创”的道路上,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济宁,必然要率先垂范。多年来,济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两创”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聚力打造研究阐释新标杆、交流互鉴新标杆、空间展示新标杆、涵育时代新人新标杆、产业发展新标杆、全媒传播新标杆、人才引育新标杆“7个新标杆”的部署要求,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以示范片区为载体、以全面融入为主线、以重大活动为牵引、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激活儒家文化“源头活水”,释放文化“两创”蓬勃动力,济宁文化“两创”工作迅速起势、全面成势、立标示范,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上彰显了新担当、展现了新作为。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创新,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对于济宁来说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近年来,济宁市充分发挥文化底蕴厚重、资源丰富的优势,用好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契机,倡树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理念,推动研究阐发“登峰”与推广普及“落地”并重,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全力打造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于一体的文化建设新高地,自觉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中担负重大使命、作出更大贡献。此外,着眼济宁儒家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河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以大运河文化轴、黄河文化轴为坐标,不断强化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活态传承、活化利用,塑造“轴、园、廊、带”多维度文化展示空间。从曲阜尼山文化“两创”核心区到大运河文化带,再到黄河文化带,无数丰厚的文化资源正在被逐步开发挖掘,在融入和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上形成济宁新实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济宁把加快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建设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文化“两创”战略作为未来五年全市中心工作“九大战略”之一,明确“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济宁深入发掘阐发,打造儒学研究高端平台,建设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形成了上有国家乃至世界级权威专家领军,中有骨干团队支撑,下有众多社会力量参与的格局,持续巩固在儒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连续举办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策划举办了论语大会、中韩儒学对话会、“孔子的世界”国际学术高峰论坛、“中华礼乐与东亚文明”高端儒学会议、世界哲学大会孟子论坛、国际青年儒学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等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曲阜市入选“中国十大文化品牌城市”,充分彰显了中国形象、齐鲁风格、济宁特色。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于亚杰)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