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两创风采 >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2023-10-24 09:27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 点击: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孕育迸发,正在引发科技布局的战略重塑。我省要实现追赶进位,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挖掘创新资源,催生创新成果,推动产业的重大升级,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通过“一室一策”制订重组方案、定向支持重大科技项目,高标准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重组,推进甘肃省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太阳能利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级创新平台通过优化整合,新建航空电作动重点实验室、核燃料循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级创新平台。要推进兰州新区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进一步促进兰州新区高端智能钻采、炼化装备、重离子应用技术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推动国家火炬陇西高新区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兰州高新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要对现有创新平台系统评估,科学厘定功能定位,通过充实、整合、转改、新建等,稳步推进优化整合和力量重塑,增强研发能力和竞争实力。

      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量质齐升的科技型企业成长体系,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要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政策宣讲陇原行”活动,组织科技服务专业机构深入各类园区,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要建立全省科技系统包抓联系企业机制,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规模,支持规上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开展兰州高新区、定西高新区、陇西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从高校院所向企业选派科技专员,实施“银龄计划”引导退休科研人员服务企业创新。

      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找得准、抓得紧、攻得下”的思路,聚焦我省重点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比较优势领域布局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提升科技支撑重点产业发展能力。要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聚焦我省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梳理形成关键技术图谱,集中精锐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要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靶向扶持“链主”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速形成企业创新群体性优势。要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加强企业研发机构能力建设,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派科技专员服务企业创新,试行“企业创新积分制”,激励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强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库建设,引导“金融顾问”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帮助和指导,“一企一策”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创板、北交所上市。

      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要实施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重点支持开展能源低碳转型关键技术、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农业固碳减排技术、生态碳汇关键技术等研发,促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要实施新能源关键共性技术攻坚行动,加快新能源和装备制造、储能、大规模并网与消纳、回收再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攻关,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速我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于亚杰)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