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福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但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具体表现之一就是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肩负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民生需求。如何纾困解难?福建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纷纷“对症开方”,围绕化解企业痛点建言献策。
引人才
推动企业掌握“硬核科技”
近年来,我国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普遍增强。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推动更多企业练就“独门绝技”、掌握“硬核科技”。
“由于产业不对口,薪资待遇低,对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企业人员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同时,绝大多数企业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较大制约。”省人大代表傅天龙表示,创新人才存在缺口,是目前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
傅天龙建议,要对全省专精特新企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专项调查,相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出台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引进和人才梯度培育的一系列政策规章,为专精特新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制度方面的保障。
同时,着力妥善解决引进人才经济待遇现实问题,在职称评定、住房、配偶和子女就业入学等方面,制定更加合理、更加适用、更有吸引力的留住人才政策,进一步提高引进人才待遇。
在人才培养方面,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蓝领队伍。
护“知产”
促进技术创新抽枝散叶
在这个鼓励创业创新的新时代,知识产权是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的关键利器,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更多技术创新在企业抽枝散叶、开花结果。
省人大代表范燕霞说:“小微企业大多数只关注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开发,对知识产权本身所产生的价值认识不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不足。特别是在海外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大多数小微企业保护力度不够。”
范燕霞建议,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扶持力度,以政府为主导,为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帮助小微企业建立支持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帮助小微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联合地区经营单一产业的小微企业,形成为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的联合体,以便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减少企业创新成本,促进产业进步。在此基础上,成立维权应诉联盟,购买重要专利,抱团取暖。设立海外维权基金,鼓励企业建立专利池,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活金融
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
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投入。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扩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规模和覆盖面,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创新项目投资。
“中小微企业的采购和销售订单通过数字化管理,编号具有唯一性,以订单编号对应管理和跟踪后续的发票、物流运输单据,有采购订单或销售订单则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对应的资金用于其上下游的配套融资。”省人大代表陈加成说,金融机构可以支持企业以真实的采购和销售订单作为信用融资发放的依据,通过数字化订单融资,实现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支持特定中小微企业的同时,也支持其上下游供应链和产业链企业,避免上下游企业之间重复融资问题,实现资金有效使用。
陈加成建议,银行机构要调整对企业授信和贷款发放的评估逻辑。“目前的评估逻辑仍然是更‘看过去’的模式,这对初创型的小微企业以及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是过时的。对中小微企业的授信评估应该采用‘看未来’的模式,即增加对企业未来的价值评估权重,减少对企业过去收益能力的评估权重。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于亚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