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作为高等教育阵地、为党育才高地、多元文化聚集地,贯穿起青年学子从少年向青年、从学校向社会、从启发向培塑的成长全过程,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厚植时代性、实践性、特色性的高校校园文化,打造以文化人、以文促才的文化矩阵,以守正创新推进高校校园文化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论遵循
守正创新突出时代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始终面对和回应过去、现在与未来关系的时代拷问,“守正”守的是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完善的制度、优良的道德,“创新”是在“守正”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创造新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守正创新处理好了传承与创造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在传承接续中面向中国式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守正创新体现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终的立足点也在于实践。“守正”体现了与实践相符合的、被历史证明了正确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创新”是在尊重人的主体性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事物发展的新创造。“守正创新”处理好了规律性与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在实践中把握事物发展的正确规律,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且以事实为评判依据,回答了“如何做”“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
守正创新彰显特色性。事物的发展要有特色性,要打破原有的束缚,就要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守正创新”处理好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坚守正确的普遍性原则基础上,以创新彰显特色性,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引。
在守正中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上的“守正”就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定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
在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坚持“守正”。高校党委要牢牢把紧党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敢于发扬斗争精神,旗帜鲜明抵制各种错误导向,为师生提供清朗的文化气象。
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坚持“守正”。高校要将党的领导贯彻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全领域,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守好文化阵地,掌握高校文化建设主导权。要立足培养时代新人,完善和明确中长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对组织领导力量、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哲学社会科学课堂、学科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统一布局、整体推进,对融媒体中心、校园文化地标、校园环境工程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分期建设。
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持“守正”。高校要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养学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情感。要运用好课堂阵地,开设通识性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且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建设;还要运用好课外育人阵地,搭建浓郁的传统文化空间环境,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德育建设,举办校园传统文化品牌活动,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在创新中彰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造活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坚持守正的前提下,展现创新创造活力。创新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根本路径。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
新思路要求高校校园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国家发展、满足师生需求为标准,立足国情校情学情,科学定位、突出特点,打造特色的文化品牌,可结合学校的历史、地域和文化特点,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在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新话语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守人民立场,尊重师生文化创造主体地位,坚持服务师生、师生参与,用乐于接受、符合学生特点的话语创作文化作品。要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师相互交流,促进文化的相互学习和理解。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包容性,开设文化教育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新机制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包括学校主导、制度支撑、经费保障、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内容。高校应具备创新的知识储备、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善于发现和挖掘文化创新的机遇,善于整合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通过乐创、能创、善创、巧创的文化创新目标,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创新驱动的文化环境,使之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催化剂”,为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提供制度支撑。
新形式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具有丰富性和实效性,要突出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和现代性,可组织文艺比赛、科技竞赛、文化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完善各种形式的学生社团,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大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于亚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