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46个重点城市之一,哈尔滨正在试点建立并逐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昨天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兆力到我市部分小区,调研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情况。王兆力强调,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千家万户,需要全民共同参与。要把好事办好,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新习惯、新风尚、新规矩。市领导高大伟、王文力、王沿民参加调研。
2018年8月,道里区、南岗区、松北区率先启动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共有20个居民小区、5家公共机构推行了垃圾分类。
王兆力先后走进道里区群力新城小区、南岗区锦绣华城小区、松北区中关国际小区,详细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目前,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主要是通过分类亭、分类桶进行分类投放、转运、处置。同时,部分小区居民整理的可回收物,可以通过奖励积分兑换日用生活品。
“当前,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依托基层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把宣传、指导工作落实到每一户居民、每一个人。”王兆力叮嘱,垃圾分类要探索多种模式,要与现行的垃圾收运体系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方便实用,同时符合居民的生活习惯。
调研期间,王兆力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道里区、南岗区、松北区等部门和区相关情况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推进办法。
“生活垃圾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王兆力强调,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需要,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变“让我干”为“我要干”,积极主动、加快推进做好这项工作。
王兆力强调,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制定清晰分类标准,重点做好居民源头分类,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快出台地方性法规,依法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推广多种分类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学习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加快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分类收处模式。要坚持宣传教育进楼入户,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等,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营造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按计划,到2020年,我市要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处理全覆盖的目标。 (责任编辑:曹莹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