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
    2020-05-18 09:2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点击:
    15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15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姜国文案件通报深入开展学习反思,对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深入开展姜国文案件警示教育进行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传达学习省委常委会第137次、第138次会议精神。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胡亚枫主持会议并作中心发言;党组成员、副主任宋希斌、李显刚、范宏,秘书长于柏青出席会议。副主任谷振春列席会议。
     
      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成员按照会议要求,对照通报指出的“五个鉴戒”,对标省委提出的五个方面任务目标,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分别交流学习体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压实了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会议强调,省人大常委会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坚决拥护党中央严肃查处姜国文案件,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上来,深刻认识姜国文案件的严重危害性,深刻汲取教训,深刻反思剖析,坚决消除恶劣影响,用足用好姜国文案件这个反面典型教材,举一反三,警钟长鸣,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教、以案促治,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从严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营造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会议强调,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深入开展姜国文案件警示教育作为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契机,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和考核结合起来,同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紧密联系人大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好这次警示教育;机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好“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聚焦薄弱环节,查短板、补漏洞,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确保真正起到警示作用;要创新教育载体,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确保警示教育取得实效。要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切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制度约束,锤炼党性修养,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切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廉洁从政,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委九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强化机关党员干部党纪党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做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干部。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好全国人代会的部署要求,周密做好我省代表团赴京参会组织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要始终绷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这根弦,坚持底线思维,严格执行大会统一部署和我省参会疫情防控安排,把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小,严格遵守大会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确保不出任何问题。要着眼提高我省代表参会质量,进一步细化落实准备工作,做好议案建议、审议讨论发言等各项准备工作,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以及大会各项工作纪律,加强请示报告,强化检查督导,切实维护我省代表团良好形象,把践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心使命体现到代表团依法履职的各方面,更好彰显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和功效,为全国人代会顺利召开作出龙江贡献。
     
      会前,集体学习了《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有关内容。
     
      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专职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