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
    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为龙江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2-05-12 09: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点击:
    1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财经委员会主任许勤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1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财经委员会主任许勤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财经委员会决策部署,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前瞻性谋划、系统性规划、协同性推进,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龙江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省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胡昌升,省委财经委员会委员王志军、沈莹、王一新、于洪涛、李海涛、孙东生、李毅出席会议。张安顺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住建厅、农业农村厅、水利厅、通信管理局关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听取哈尔滨市和省发改委、商务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关于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部署落实情况的汇报,审议了相关文件。
     
      会议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关乎发展后劲,关乎区域战略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作出安排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抢抓重大机遇,坚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注重效益,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为实现加快发展、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会议强调,要站位全局、抓好谋划,形成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安排。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既算经济账、又算综合账,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突出战略引领、抢抓难得机遇,搭上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这班车;适度超前谋划、支撑未来发展,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升级的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系统规划、形成合理布局,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优化结构、升级整体功能,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市场运作,积极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推动我省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系统梳理、突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围绕区域振兴,加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振兴,加强信息、科技、金融、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民生振兴,加强教育、医疗、养老和“三供两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业振兴,加强现代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保障国家“五大安全”,加强边防、能源、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沿边开放开发,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我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
     
      会议强调,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集中各方力量,调动各方资源,搞好对接争取,统筹推进各领域、各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脱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积极谋划推进新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快施工进度,强化资金、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早开工、早建设、早投用。有关方面要加强督促检查、开展跟踪问效,扎实有效贯彻落实省委财经委员会历次会议部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提高工作落实质效。
     
      中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