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平台活动 >
    “携手并肩、抗疫前行”中国中小企业谋发展研讨会举办
    2020-05-28 10:27 来源: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作者:. 点击:
    5月25日下午,围绕“中国企业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谋发展”这一主题,由“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特别支持,中国企业走进2020年迪拜世博会组委会举办了“携手并肩、抗疫前行”2020年中国中小企业谋发展研讨会。

     

      5月25日下午,围绕“中国企业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谋发展”这一主题,由“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特别支持,中国企业走进2020年迪拜世博会组委会举办了“携手并肩、抗疫前行”2020年中国中小企业谋发展研讨会。市经济信息化委对外经济发展协调处处长郑晓东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市原副市长刘振元、中国贸促会原副会长王锦珍、中国创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大桥、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成果转化中心主任钟黎明、联合国华人协会会长蒋位卿、中国企业走进2020年迪拜世博会组委会荣誉主席黄耀诚、中国企业走进2020年迪拜世博会组委会主席代军杨、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副会长秦勇、中国企业走进2020年迪拜世博会组委会副主席宋建林、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花泽飞等30余位专家、嘉宾等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聚焦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中小企业后疫情时期如何打造品牌提升走出去能力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市经信委外经处表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企业发展新高地,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欢迎更多企业把上海作为投资发展的首选之地。要紧盯企业发展痛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托“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等平台,加大对央企、外企、民企等企业服务力度,发布产业地图,做好招商引资,支持企业“引进来”、“走出去”。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抓住疫情及后疫情背景下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及重构的契机,携手并肩,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帮助提升“一带一路”产业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上海市原副市长刘振元建议,政府要积极搭建平台,特别是数据网络平台,依托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服务中小企业市场对接工作效率;要发挥专家作用,建立企业专家工作站,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及时诊断,出谋划策;要依托网络国际化,开展网上合作,打造中小企业品牌网上发布会、博览会,将中国产品推向全世界。

      中国贸促会原副会长王锦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无情地打击了中小企业发展,严重影响了生存的条件。世博会是公共外交重要平台之一,也是中小企业发展难得的机遇。建议企业积极参与迪拜世博会有助于发现新市场,发现商机,发现合作伙伴,获得新发展。

      代军杨主席认为,要加大力度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谋发展和为企业复产后的产品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走进2020年迪拜世博会,在这个大舞台上向全球展示“中国智造”与“中国创造”,为企业寻找更多的商机。

      朱大桥院长在演讲中详细分析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提出疫情下中小企业要努力创造条件,尽力享受国家先后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要认真转轨变形,瞄准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要研判形势,注重诚信,研究国内外市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积极沟通,争取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营商环境。建议政府部门在加强监管同时,推进税务、社保、公积金、海关、电力等政务公共管理信息免费共享,降低中小企业信用成本。

      其他与会专家也围绕“一带一路”、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去”先后发言,为中小企业谋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会前,与会嘉宾代表们参观了上海企业服务大厅,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市企业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建设情况。

     

    (责任编辑:徐榕伯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