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融资担保 >
    通胀总体可控 货币政策以稳为主
    2021-05-13 09: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点击:
    通胀总体可控 货币政策以稳为主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数据显示,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涨幅创2017年11月以来新高。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4月,国内消费需求继续恢复,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国内工业生产稳定恢复,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生产领域价格继续上涨。

      分析人士预计,未来两个月,基数效应叠加大宗商品价格环比快速增长,PPI同比会继续攀升。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加大,但对国内货币政策不会有太大影响,货币政策将以稳为主。

      物价结构性上涨特征趋明显

      4月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4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7%,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05个百分点。

      “在非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下,4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至0.7%,为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印证了CPI的结构性上涨特征。”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对于CPI同比涨幅连续回升,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表示,翘尾因素是主要原因。此外,尽管近期食品价格走弱,但服务类价格在服务消费需求改善和假期因素影响下逐步回暖,对CPI起到一定推升作用。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除了翘尾因素和服务类价格上涨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经给国内部分消费品带来涨价效应。不过由于我国产业链完整、供给充足以及需求端仍处于恢复过程,上游价格上涨对下游的传导较为有限。预计二季度CPI同比将继续走高,均值超过1%。

      PPI同比涨幅料继续攀升

      4月PPI同比上涨6.8%,涨幅创2017年11月以来新高。

      对于PPI同比大涨的原因,温彬认为,4月PPI同比涨幅超预期是基数效应、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运输价格上升等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在4月PPI6.8%的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影响约2.5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1.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4.3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

      董莉娟称,4月,国内工业生产稳定恢复,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生产领域价格继续上涨。

      展望下阶段PPI走势,国盛证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预计,未来两个月,基数效应叠加大宗商品价格环比快速增长,PPI同比会继续攀升。

      货币政策无明显收紧压力

      大宗商品价格会否继续上涨,并带动PPI走高?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认为,本轮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受到流动性充裕和需求复苏的推动,根本原因在于供给端收缩。总体来看,大宗商品牛市尚未结束,短期内仍将趋势性上涨,但斜率或放缓。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加大了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中国而言,尽管来自外部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加大,但通胀水平总体处在可控状态。

      在此背景下,对于货币政策走向,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此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于国内货币政策不会有太大影响。货币政策并不会因应对局部通胀压力而明显收紧,仍会以平稳为主。

      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在疫情之下采取的货币政策并非大水漫灌式的,而是有所节制的。因此,即便海外央行政策外溢性显现,但相比于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受到的影响要小很多,货币政策没有明显收紧的压力。

    (责任编辑:曹莹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