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7万亿元。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1.7%。专家认为,4月贷款总量总体保持平稳增长,M2、社融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货币投放将更凸显“有保有压”,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
企业预期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293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增4525亿元。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分析,一方面,贷款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新增贷款比去年同期少增,主要是因为去年4月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经营极为困难,自有资金严重不足,需额外的融资支持。另一方面,贷款期限和投向结构也比较好。4月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6605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已连续14个月多增。这表明,企业预期持续改善,投资意愿增强,将对下阶段投资回升形成支撑。
从居民部门看,4月住户贷款增加5283亿元,同比少增1386亿元。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居民短期贷款仅增加365亿元,较去年同期明显缩量,与季节性效应和当前经营贷和消费贷严查行动有关;4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达1775万平方米,居民中长期贷款在房地产市场成交较好的背景下依然坚挺,单月增加4918亿元达到历史同期峰值。
“预计5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规模会进一步收缩,最早在6月将出现同比少增,且这一局面有望延续到下半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
M2增速合理
数据显示,4月末,M2余额226.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个和3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虽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有所回落,但从两年平均来看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体现了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王一鸣认为,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1%,比上月末低1.3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1.7%,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2020年货币政策发力比较早,2021年金融数据同比增速在高基数基础上有所回落。
王青认为,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环比小幅下行概率较大,同比也将出现小幅少增,狭义货币(M1)及M2余额增速有望在低位企稳。
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王一鸣强调,从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到,在货币政策有力支持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工业和服务业保持增势,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1.1%和54.9%,均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外需保持较强韧性,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8.5%,比2019年同期增长21.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同期增长24.8%。国内需求加快恢复,投资动能较强,消费明显好转。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继续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预计将延续等量或小幅缩量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每日小幅对冲到期逆回购的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继续强化结构性调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基数效应影响下,金融数据仍可能出现波动,但M2和社融规模增速整体走势将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
在王青看来,货币投放将更加凸显“有保有压”的结构性特征:“保”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有关部门可能继续推出新的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这些领域集中;“压”则主要指向房地产金融以及地方政府平台融资。 (责任编辑:曹莹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