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陆续披露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虽然整体看保险行业偿付能力“弹药充足”,不过随着业务发展带来的资本金消耗,部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多家保险公司正积极寻找增资途径,试图通过发债、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资金提高偿付能力。今年上半年,部分保险公司的增资已经到位,极大地缓解了公司偿付能力压力,部分公司的增资方案还在推进中。
数据显示,在纳入统计的138家保险公司中,有57家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剩下81家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了下降。其中,6家险企已降至120%-130%之间;2家险企降至100%-120%之间,逼近100%的偿付能力达标“红线”;甚至还有一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为负数,偿付能力枯竭。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赔付率提升较快和市场利率下行是部分险企上半年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重要原因。而部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较去年末有所提升,原因在于公司管控自身费用的水平显著提高,加之保险资金运用率略有上升,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
面对偿付能力压力,大部分保险公司选择了增资“补血”,有请求原股东增资的,有引入战略投资者扩股的,有发债“充饥”的。分析人士说,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在即,部分将受影响的中小保险公司需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增资补血渠道并优化业务结构,以适应新监管规则下的偿付能力要求。
截至目前,国富人寿、合众财险、渤海财险、复星联合健康、阳光资管、德华安顾等6家保险公司试图通过原有股东进行增资。其中,合众财险、渤海财险的增资方案已获监管批准,分别增资6亿元、3.6亿元,其他公司的增资方案目前尚未获得监管批准。
今年上半年,还有11家保险公司选择发债“补血”,分别是建信人寿、长城人寿、泰康养老、招商仁和人寿、阳光人寿、交银人寿、合众人寿、中邮人寿、中华联合财险、中信保诚人寿和国任财险,合计发债金额约475亿元。
除增资、发债的方式以外,还有部分险企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上半年,公开发布增资扩股方案的保险公司多达8家,包括中韩人寿、中邮人寿、长城人寿、信美相互、鼎诚人寿、长生人寿、三星财险、安心财险。
相对于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型险企而言,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险企的资本困局更为明显。出现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对资本金的需求逐年递增,而分支机构的开设以及前期的亏损等因素又加速了资本金的消耗。
监管部门此前透露,偿二代二期工程即将正式实施,保险公司的资本确认将更加严格,体现政策意图的调控性k因子将被引入更多业务风险资本计量中,同时还新增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穿透计量”等新规则,强化了对资产等风险穿透式识别。根据此前的测算,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后,部分中小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险企资本补充需求更盛。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