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显然,推进科创金融创新,更利于增添创新环境活力。
作为创新活力之城,杭州的金融创新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通过遍布全城的金融网络,服务民生,服务企业,线下联通线上,把复杂变成简单,把低效变成便捷。
比如,杭州建立了国内引导与跨境引导基金内外联动,天使基金、创投基金阶段接力的引导基金体系。同时,创新融资担保业务,开展政策性融资周转等,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杭州首创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担保+银行授信”融资闭环模式成功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批20个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人民币在杭州的落地,杭州金融创新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银行服务离柜率达90%,金融网络遍布杭城
杭州的大街小巷,都是金融网络覆盖的区域,便捷成了百姓生活的代名词。当前,银行服务的离柜率已达到90%,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三大寿险公司,电子化程度已经达到96%,一部手机便能完成大多数金融业务。
今年68岁的杭城居民张晓慧,半年前学会了移动支付。之后,她没有去过一次银行领取养老金,一切都在手机上完成。一部手机走遍杭州,早已是杭州人的生活习惯。
便捷的移动支付背后,是金融机构铺开的一张张覆盖面极广的收支网络,既方便民生,也助推创业创新。去年9月,农行杭州分行为“鲜丰水果”定制的“综合收银台”顺利落地。该项目是全国农行系统首个涉及聚合支付、平台清分、场景促销、客户共享、供应链融资等综合性应用的综合收银台项目,可以完成“鲜丰水果”全国门店支付渠道切换,实现全国超1400家门店的前端微信和掌银支付收款。
随着杭州亚运会的临近,杭州还将开展ATM和涉外宾馆酒店、餐饮、重点商圈以及旅游景区、特色街区等商户外卡POS改造,方便国外游客取现和应用移动支付。
同时,保险行业服务民生和企业的脚步也越来越大。比如,茶叶气温指数保险、生猪保险等创新型产品,均已成为农业创新的一道保障。今年,太保产险浙江分公司推出了生猪价格“保险+期货”业务,通过提前锁定价格,让养殖户不必因为价格波动而担心猪肉价格走势,从而进行平稳生产。
“金融活水”润实业,多种基金护航创投
桐庐县分水镇享有“中国制笔之乡”的美誉,年产180亿支笔。疫情以来,分水制笔行业遇到困难。为此,中国银行桐庐支行专门定制“妙笔通宝”信贷产品,缓解了不少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
在杭州市政府2021年工作安排中,“实施金融强基工程,大力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相当重要的一点。近年来,杭州金融业不断通过产品和模式创新,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来自市科技局数据,截至今年3月,杭州已经建立了国内引导与跨境引导基金内外联动,天使基金、创投基金阶段接力的引导基金体系。创投引导基金和天使引导基金总额26.81亿元,累计建立合作基金159个,总规模266亿元,财政资金通过引导基金放大5.9倍。累计投资项目1296项(次),投资额110亿元。已建立生命健康专项基金21个,总规模74亿元;建立人工智能专项基金16个,总规模59亿元。
未来3年,杭州市还将有针对性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对杭州市“十四五”规划明确要建立的“现代产业体系”中“5+3”重点产业、制造业或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还将推动金融服务创新,通过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优化转贷业务流程、加强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徐榕伯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