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中德“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领域全景——探索新疆域”视频会议的开幕致辞中表示,金融科技有效助力普惠金融,从根本上改善了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服务。但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支付机构渗透进入金融领域等问题,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赢者通吃”的属性可能引发市场垄断、降低创新效率。
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始终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和促进平台经济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一方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平台企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从严监管和公平监管,保障数据产权及个人隐私,维护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秩序。
易纲表示,近年来,金融科技在中国迅猛发展。“电子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普及,不断提升基本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他表示,对于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着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较低,可为这些客户提供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
易纲认为,金融科技从根本上改善了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服务。在数字技术赋能下,金融机构可以实现审批、风控等信贷全流程的数字化、线上化,具有服务速度快、风险控制准、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减少了对抵押物的依赖,较好满足了小微企业“少、频、急”的融资需求。截至今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00多万户,有效促进了就业,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近30%。
易纲表示,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在显著提升银行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率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业原有的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在服务场景和渠道、客户信息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传统竞争优势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与客户消费或工作生活场景相关联,平台企业掌握大量的客户行为数据,并可据此推导出客户的金融需求和财务状况,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银行存款的分流。
为应对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许多大型银行都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金融科技的开发与应用。“中小银行面临着较大挑战。”易纲认为,中小银行自身资源有限,只能依赖大型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和平台进行客户维护、信用分析和风险控制,可能导致负债端和资产端的获客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减弱。
他表示,应关注对大型科技公司依赖度上升对中小银行经营活动的影响,以及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服务的集中度过高带来的操作风险和网络风险。中国有超过4000家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变革将给其金融服务、银行存款等领域带来挑战。
易纲提出,应不断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加强风险防范。
“中国的金融科技起步较早,在兴起之初,中国的金融管理部门就通过打造审慎包容的监管环境,助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他表示,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包括支付机构渗透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保险、小额信贷、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提高了金融风险跨产品、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赢者通吃”的属性可能引发市场垄断、降低创新效率等。
易纲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监管当局也在努力平衡好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一是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同时要求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二是强化反垄断,出台《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开放封闭场景,充分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三是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合规开展互联网存贷款、保险、基金等业务。
易纲表示,金融科技与平台经济具有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等特征,需要世界各国监管部门共同应对。未来,愿进一步加强与德方在内的各国监管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加强监管协调,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安全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徐榕伯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