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行理财登记中心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三季度,市场新增理财投资者987.98万人。前三季度,持有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达7125.71万人,较年中增长16.10%;在投资收益方面,三季度理财产品兑付投资者收益2263亿元。今年以来,截至9月底,银行理财为投资者带来6400亿元的投资收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市场繁荣源自老百姓理财意识增强,理财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需求。同时,理财市场规范化给投资人带来的信心激发理财热情。
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近28万亿元
2021年三季度,共305家机构新发理财产品1.17万只,募集资金规模达31.87万亿元。截至9月底,共337家机构发行存续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7%。
具体来看,单只理财产品募集规模平均6.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56亿元,增幅为9.1%。随着转型过渡期收官在即,净值型产品规模稳步上升,占比达86.56%,较去年同期提高26.08个百分点。同时,新产品规模稳步增加,老产品加速退出,理财市场转型进程有序推进。
随着理财业务转型与理财公司发展,理财公司市场份额占比稳步增加,达48.97%,成为理财市场绝对主体。2021年三季度,上海银行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贝莱德建信发行首只理财产品。截至9月底,理财公司共获批筹建29家,其中21家正式开业,产品存续规模达13.69万亿元,较年中增长36.75%,同比增长2.75倍。
银行理财产品在产品期限、运作模式等方面不断优化,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据悉,9月份,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357天,同比增长44.98%,产品期限的延长有利于理财资金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绿色产业与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同时,理财产品持续为我国实体经济增添助力,截至9月底,投向债券类资产20.45万亿元、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3.16万亿元、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1.10万亿元,实现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效对接。
盘和林表示,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未来理财产品推进的方向,一方面,净值型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能够很好地防止金融机构风险积累;另一方面,净值型理财产品在运行过程中信息高度透明,能够让投资人一目了然,防止因信息不对称损害投资人利益。当前银行净值化产品已接近9成。由此可见,银行可如期实现净值化管理。
投资者数量和投资收益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理财投资者人数持续增长。2021年三季度,全市场新增理财投资者987.98万人。截至9月底,持有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达7125.71万人,较年中增长16.10%。其中,个人投资者达到7096.84万人,较年中增加982.75万人,占比高达99.59%;机构投资者28.87万个,较年中增加5.23万个,占比0.41%。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者数量不断增长可以从三方面因素来看:产品层面看,机构针对各类理财需求及行业热点适时推出相应理财产品,不断提升投研水平,积极打造理财“精品”;营销层面看,机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介方式,灵活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型传播方式,提升广大投资者对机构品牌的认可,以及增强相应理财意识;客户层面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也使得更多人能够考虑理财等投资方式。
银行理财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的同时,银行理财投资收益显著提升。2021年三季度,理财产品兑付投资者收益2263亿元,其中银行机构兑付投资者收益1671亿元,理财公司兑付投资者收益592亿元。今年1月份-9月份理财产品累计兑付投资者收益6400亿元。
同时,投资者的购买体验有所提升。《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仅从投诉量的指标来看,银行理财业务的服务质效逐步改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涉及理财类业务的投诉共计4334件,同比减少59.2%,占投诉总量的5.1%,而去年二季度该业务投诉占比高达15.8%,此后该业务投诉连续多个季度出现下降。
盘和林认为,由于资管新规促进金融机构在理财资管业务上进一步合规化,提高理财产品信息透明度,从而减少纠纷。同时,对影子银行的一系列防范政策,也让部分不合规的理财资管产品退出市场。
“主要是因为银行业机构从源头改善了客户服务,例如,针对理财业务服务‘查漏补缺’,倾听客户意见和建议;另外,银行业机构在内部进一步完善客户投诉及纠纷解决机制。”苏筱芮表示。 (责任编辑:闫航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