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融资担保 >
    让市场主体“活下去”“火起来”银行业持续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2022-03-16 08:39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点击: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只有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才能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只有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才能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一直以来,银行业与各类市场主体唇齿相依、休戚与共,不断向市场主体注入金融“活水”,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推动小微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保市场主体的关键在于保中小微企业。“1.5亿市场主体中,绝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
     
      一直以来,国家全力呵护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健康成长,金融机构也将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实体经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国新办召开的“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近4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超过了25%,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了2个百分点,其中在2021年,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1.4%,再度超过设定目标。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工作永远在路上。“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不确定性双重影响,我国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仍然偏高,影响小微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步入深水区。“在这种情况下,普惠小微贷款应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能。”董希淼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应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深度运用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推动小微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推动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对此,银行业应重点加大首贷客户服务力度,持续拓宽普惠金融覆盖面。
     
      董希淼认为,未来,金融机构应突出重点,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研发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银行业可以通过设立专项额度、加大内部激励等措施,着力提高个体工商户‘首贷’比例,打通金融服务‘最先一公里’。”
     
      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渡过难关
     
      疫情发生后,受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的服务业,其中量大面广的是中小微企业。3月11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时提到,帮助他们实际上也是支撑就业,因为仅1亿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近3亿人的就业。
     
      推动“六稳”“六保”工作落地见效,需要把目光聚焦在受疫情严重影响的特殊困难行业和关键领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银行业在坚持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可以通过对客户的研判,为优质客户提供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对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提出建议,金融机构应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加大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和发放企业信用债券的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与并购重组,拓展融资渠道。
     
      事实上,针对近期疫情多点散发,各家银行机构已纷纷行动起来。《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北京银行就利用“京城贷”产品,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北京市某餐厅提供了2600万元的无还本续贷,同时,贷款利率降低1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助企纾困解难。
     
      减费让利助企业跑出“加速度”
     
      保障市场主体,还需要打好财政金融的“组合拳”。减税降费作为稳企业保就业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和发展、帮助市场主体减负前行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专家认为,这一举措将为广大市场主体再增发展信心。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助于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不仅是增加资金供给,还是给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这对于经营面困难的市场主体而言有着积极意义。”娄飞鹏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为了更好地发挥税费支持政策的效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打好“组合拳”。在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强金融对市场主体的有效扶持。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能产生‘1+1>2’的效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及时出台金融支持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减轻市场主体经营压力,帮助企业焕发生机,跑出“加速度”。
     
      《金融时报》记者从兴业银行获悉,自2021年9月30日起实施支付服务减费让利政策至今年2月底,兴业银行在监管规定项目中减费让利达2.4亿元,自主减费项目金额达540万元,惠及31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一步发挥了支付服务对兴实体、惠民生、促发展的支撑作用。
     
      “未来,要通过落实‘放管服’改革、打破隐形壁垒等一系列举措,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制度成本和税收负担,稳定各类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让遍布城乡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恢复生机,顺利‘活’下去,真正‘火’起来。”董希淼建议。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