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融资担保 >
    山东:建设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2022-09-01 09:09 来源:齐鲁网 作者:. 点击:
    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山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助力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
      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山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助力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
     
      常生源菌业是邹城市一家食用菌生产企业,近期急需购置大量棉籽壳作为原材料,但资金周转面临困难。这时,当地政府组建的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顺利获得900万元贷款。山东省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常猛:“咱们政府国有担保公司不但给我们企业提供担保,而且还享受一定的担保费减免的政策。这样即解决了我们的融资成本,也及时缓解了我们的资金缺口。”
     
      企业能够顺利获得担保贷款,是因为济宁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改革,组建市担保集团,整合5家县级机构作为子公司,实现了市县一体化管理,同时完善资本金补充机制,鼓励没有县级机构的9个县市区入股市担保集团,在当地设分公司。济宁市财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文军:“9个县市区分别增资5000万,资本金规模将新增4.5亿。加上我们市担保集团原来的资本金规模,总共可提供融资担保规模200亿元以上,支持企业4万余户。”
     
      以前,山东政府性担保行业普遍存在小、散、弱等问题,同时,担保放大倍数也一般不超过资本金10倍,这些都影响了其职能的发挥。2019年,省财政厅首期出资10亿元,牵头成立省担保集团,引导各市加入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济宁市财政局副局长孔令锋:“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必须要增加注册资本金。健全了财政代偿补偿、保费补贴等制度,增强市担保集团的增信能力。”
     
      在代偿上限和层层分险机制下,一万元可以撬动上百万的银行贷款流向小微企业。让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德州的做法是提高首贷、新增贷款比例,配合财政贴息,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的精准覆盖。
     
      德州市财政局副局长赵明治:“要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就需要从财政赋能、提质增效两端发力。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集群政策性担保贴息等创新举措。”
     
      国碳复材是德州一家小微高新企业,订单供不应求急需原材料采购资金,但企业是首次贷款,难度较大。由于德州市担保公司与35家银行机构签订了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能够“见贷即保”,国碳快速获得贷款300万元。德州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章良常:“与政府、银行联合推出‘一县一品’的计划,研发富有县域产业特色的金融产品。我们还通过市、县两级财政贴息,国家和省级分险,推动银行机构向小微、三农行业新增贷款投放。”
     
      发挥省级龙头作用,省担保集团已推动形成覆盖全省15市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近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省担保集团的年度授信,由575亿元调增到1000亿元。山东省投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光明:“协调建立了政银担五级分险机制,建立了省、市、县分工合作的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指导各市县担保机构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开展。”
     
      截至7月末,山东担保集团实现在保954.72亿元,累保1174.32亿元,惠及全省36万余户小微、“三农”主体,减费让利20多亿元。山东省财政厅金融处二级调研员施军:“扎实落实稳住经济大盘政策,继续推动重构地方融资担保体系,完善资本金动态补充、风险代偿、降费奖补三项机制,加强担保机构名单制管理,为稳增长、稳市场、保民生奋发有为,做出应有的努力!”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