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协同完善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体系”为议题的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平行论坛在北京举行,深入研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普惠金融政策良好生态建言献策。
“北交所将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作为自己的初心和责任,构建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安排,着力提升直接融资覆盖面和包容度。”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介绍。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6家,总市值超2000亿元,公开发行实现融资270亿元,合格投资者数量超过520万户,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取得良好开局。
据悉,北交所开市以来激发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活力,特别是表现在创新型企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上市企业创新属性突出;发行机制灵活高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功能日益凸显;有活力有韧性的市场生态逐渐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更加顺畅。
“上市之后,首先的变化就是我们公司的融资能力变强了、成本下降了。”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鹏表示,北交所的成立补足了资本市场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的不足。他建议,在融资方面,进一步丰富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品种,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普惠性,探索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中国方案。
周贵华表示,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方向,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推动市场规模、结构、功能等方面实现新的提高,践行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努力把北交所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生态优良、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有效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流交易所。
构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体系,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共同营造良好生态。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监事长胡浩表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金融,也不是救济性金融,不能过度依赖财政理念和行政命令,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力量,寻求商业可持续模式。发展普惠金融需要思考商业可持续性、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不足、外部激励约束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在创新中寻找解决之道。
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健全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至关重要。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是多元化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资金与资源,而是在整个创新产业链中更好地与金融产业链融合,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优化金融服务供应要重视创新型企业的综合风险管理需求、信用增级需求等多元化金融需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说。
“科创型中小企业一般重技术、轻资产,很少有闲置厂房或其他固定资产可用做银行贷款抵押担保,但却需要大量长期性资金投入,且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前景存在不确定性。”胡浩建议,针对这类企业,商业银行要组建专业团队,强化“专家治贷”,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计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专属信贷产品或产品组合。
专家建议,通过未来产业科技园、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专业化众创空间等载体,探索“投资+孵化”模式,将金融服务关口前移,优化政府引导基金考核评价,引导基金投早投小,支持科创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