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桐乡市乌镇镇民合小学的同步课堂教室里传出爽朗的笑声,原来是和北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同上《吨的认识》。一同听课的还有民合小学及周边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
坐在一旁的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胡海平认真观察着整堂课的细节,他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身边的学生,发现每当屏幕里的老师抛出问题时,学生们总会伸长脖子,高高地举起小手,满心期待能与屏幕里的老师互动。
“这次观摩课堂让我从‘观教’转向了‘察学’,两个班的孩子在你追我赶、互相比拼的氛围里学习,很好。”胡海平说。
一个课堂,两间教室
一位老师,两批学生
一科展示,多科参与
……
这种“一举多得”的做法,
正是近年来桐乡市教育局力推的“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程。
据了解,民合小学于2019年4月与北港小学建立结对帮扶,北港小学骨干教师团队以“城乡同步课堂”为主要形式为民合小学带来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两校教师通过“云端”连线,开展线上研修共19次,仅今年9月至10月间,开展同步课堂教学达35节。
校长胡海平介绍,“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两年多的结对活动,使民合小学的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思维,主动化身为优秀教学资源的链接者和学习者,将传统课堂升级为活力课堂。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该如何紧抓技术发展红利推动教育创新蝶变?桐乡作为浙江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县(市)之一,探索之路早已迈开第一步。
课堂:“互联网+”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
据悉,桐乡市教育局每年出台《桐乡市城乡教育共同体民生实事实施方案》,今年新增共建型教共体8对16所。截至10月底,桐乡市已经全部完成共建型共同体年度任务。开展同步课堂280次,教师网络研修98次,线下教研52次,教师交流17名,全市所有乡村小学和乡村薄弱初中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
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教育资源共享的步伐,也为课堂教学创新奠定了基础。通过互联网连接起两个“空间”,快速、高效地进行信息互动,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硬件支撑。
教学:“互联网+”优化互动交流深一度
研讨环节,北港小学上课老师范忠妹说,“课前,我和俞秀丽老师进行了多次教学研讨,两班学生共享前测单、学习单,将课的难度设置尽量符合两校孩子的共同需求。在我看来,同步课堂在推进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支持下教研活动的新样态,现在,我们无需出校门就能通过网络直播,进行面对面交流,还可以回放或评论,非常方便。”
北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明荣分享了学校开展同步课堂工作的经验。公开课的背后,凝聚了两校教师的心血。教学设计要“接地气”,课堂调控要“聚人气”,难点突破要“显灵气”,专业素养要“有底气”……老师们边实践边反思,不断总结让同步课堂生命力更持久的方法。
目前,桐乡市教育局围绕“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程,开展“四环同步”探索,结对学校之间同步上课、同步备课、同步作业、同步辅导,在全流程上完成同步。
未来:“互联网+教育”撬动学教方式深度变革
桐乡作为浙江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县(市)之一,近年来,积极探索适应未来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尝试依托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让人才培养方式、学习能力评估更科学有效。
开设名师在线课程:优化知识结构市互联网学校利用网站平台功能,开设小学至初中共计13个学科类学习空间,面向区域内学生免费开放使用。学生可以随时观看区域名师的课程,及时梳理学习知识体系,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开拓作业辅导空间:打通辅导“最后一公里”。“双减”政策推出以后,为保障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课后的支持服务,缓解学习焦虑感。桐乡网校平台特别开通作业辅导板块,用技术打通辅导“最后一公里”。学生随时可与网校名师团队在线互动,使课后作业更高效、畅通。
据悉,互联网学校每一期安排在线课程260课时,一年分四期实施,每年课时量超1000余课时。截止到目前:“桐乡网校 ”已为 8500 多名教师和 13万名学生开通了互联网学习账号,日平均访问量达到7 万多人次。
面对不同学习设备和不同移动终端所带来的不便,网校第一时间开通技术服务专线,帮助全市学生解决技术障碍。
迈入云端新时代,桐乡将继续完善全域化智慧支持体系,升级多元化资源开放平台,加强优质资源的集成推送,优化名师直播课堂,跃升教师网络同步教研,让优质教学“温暖”共享,让城乡教师“协同”发展。打造智慧教育助力区域教育更公平、更均衡、更优质的“桐乡样本”。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