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阳市合理利用政策资源,有效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模式,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面形成了襄阳经验。6月16日,全省“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全生产楚天行”启动,襄阳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验受到全省应急系统普遍关注。
培训考试场所全面达标创建
去年,襄阳市建成了全省首家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示范考场,位于襄阳市汉江检测认证产业园内的襄阳市应急管理考试中心新考场总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其中,理论考场320平方米,能够容纳180人同场考试,涵盖9大类特种作业工种的11个实操考场装备一新。
考场配备了候考室、休息室、茶水间、卫生间等功能用房,园区内安全教育培训、停车、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一应俱全,不出园区便能享受到从培训到取证,从学习到生活全系统、“一条龙”服务。依托政企合作战略,通过与大型国企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盘活国有资产,一举实现考点提档升级。这里每年都要向社会输出安全技能合格的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约20000人次。
2018年以来,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襄阳市抓住机遇,以三年行动为契机,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制度建设、日常管理等方面对全市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和“一中心五考点”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大整治。该市依法取消1个不达标考点和两个培训机构,新增一家达标培训机构和考试点,通过实物援助方式支持县市区考点达标建设,为三个县(市、区)拨付考试设备9台(套),在偏远矿区设置保康尧治河金属非金属矿山实操考试点。通过以点带面,该市现有的10家培训机构和“一中心五考点”建设全部达到省标,基础设施、师资、日常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考试培训“云”上进行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襄阳市在推行计算机考试、开通线上培训平台、推行“一网通办”上争当试点。
襄阳市2012年就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安全生产“三岗人员”计算机考试系统,实行了计算机理论考试,2018年又率先在全省探索实行实操仿真机考新模式,采用实操仿真模拟设备取代原始一对一问答口述式的实操考试方法,在特种作业领域全行业、全工种推行,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准确检验考生真才实学,提升特种作业人员考试质量。
2019年,市州级机构改革后,襄阳市应急管理局建立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纳入管理系统,和全市11家培训机构、“一中心五考点”实现信息对接,实时对安全培训现场和考试现场进行监控管理,将安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为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实现了监管模式的信息化。
2021年,襄阳市作为全省优化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考试取证流程工作试点城市,利用大数据平台,率先在全省实现考试考核“零审批、零跑腿、零等待”,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资格培训考试从培训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申报、成绩统计、审核发证全程网上办理,实现“一网通办”;考生学历信息、健康信息、工作经历证明等实行承诺制,不再现场审核。优化程序的同时,进一步落实从业人员主体责任;安全生产资格证件由实体IC卡证件升级为二维码电子证件,考生考试合格走出考场即刻取证,方便快捷。
创新服务举措暖民心
在一次考试组织过程中,一名考生希望有周末考试。这被考务人员记在了心里,并在党支部大会上提出讨论——开设“周末考场”,解决考生工学矛盾。这个提议得到一致通过。襄阳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按照“党员争先、干部优先”的原则组织实施,党员同志争先带头,每个周末均有一名党员同志牺牲休息时间,加班负责考务组织。应服务对象要求,党员干部志愿先锋队每年在节假日和周末加班组织考试约140场次,服务从业人员3600人次,为该市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送上贴心服务。
“周末考场”只是襄阳市创新安全生产资格考试服务的举措之一。近年来,襄阳市应急部门紧盯群众急愁难盼热点问题,主动联合人社、财政等部门组织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涉氨制冷等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免费参加安全技能培训123班次,培训6787人次,培训合格6759人次,为从业人员减免培训费用3226300元;针对偏远山区企业开展送教上门、送考上门服务,该市矿山集中县——保康县3000余名矿工兄弟在家门口参加了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每年节省培训考试出行费用60余万元;襄阳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协调该市59家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向全体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提供安全生产资格证件免费打印服务,解决部分高龄从业人员对电子证件存在不会用、不习惯、不适应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