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用体系 >
    安徽合肥信易贷平台授信总额突破300亿元
    2021-12-14 09:08 来源:信用中国 作者:. 点击:
    2020年9月,合肥信易贷平台正式上线。12月8日,记者从合肥信易贷平台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2月1日,合肥信易贷平台授信总额已经突破300亿元,入驻企业达12万家。
      2020年9月,合肥信易贷平台正式上线。12月8日,记者从合肥信易贷平台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2月1日,合肥信易贷平台授信总额已经突破300亿元,入驻企业达12万家。合肥市发改委表示,力争到2022年底,授信总额突破1000亿元。
     
      信易贷平台最快5分钟授信
     
      合肥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沈业奎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合肥信易贷平台创新推出“1+3+N”(即一个中心、三大支撑、N项拓展)的合肥特色融资服务体系,实现“信息-信用-信贷”的转变,形成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的价值导向。
     
      目前,该平台已经打通与银行线上对接通道,实现3分钟出额度,最快5分钟授信。沈业奎透露,“我们还不断优化流程,努力打造1分钟申请,3分钟放款,0见面审批的’130’模式。”同时,强化产品创新,已联合金融机构开发“合肥快贷”、“信e贷”、企业“AI”贷 、“续贷过桥”等纯信用金融产品。
     
      以“合肥快贷”为例,企业“有数据即可贷”,小微企业获贷率比以前提高40%,整个流程从至少10多天减为不超过3分钟。目前,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52家,上线金融产品161项。
     
      政信贷平台4个多月为企业授信34.08亿元
     
      合肥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王琼介绍,依托信易贷平台,合肥市将原有8支零散的金融产品整合,统一设立“政信贷”金融产品,以整合和扩大的风险池资金,为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农”主体贷款提供融资增信及风险补偿,降低银行及担保机构融资门槛,畅通企业融资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对银行机构发放的纯信用贷款,财政给予最高80%的风险补偿;对担保机构提供的担保贷款,给予最高70%的代偿补偿。”
     
      王琼表示,“政信贷”产品相较于原有的金融产品,支持范围更广、合作机构更多、支持额度更高、授信周期更短、配套政策更全。
     
      从7月28日上线以来,迅速成为合肥市中小微企业眼中的“爆款”产品和融资“利器”。截至12月7日,产品累计为1658户企业授信34.08亿元,平均授信利率4.48%,平均授信周期8.5天。
     
      提升客户满意度 也提高了银行的知名度
     
      安徽新安银行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一家民营银行。该行副行长张伟超认为,合肥信易贷平台已经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融资服务的“大舞台”。后续还将打造的“赋强通”平台,也会进一步解决金融机构不敢贷的担忧。
     
      目前,新安银行在平台上已上架“小微AI贷”与“企业AI贷”两款产品,并实现了系统自动对接。张伟超介绍,“客户通过信易贷平台点击提交后,可自动接入新安银行贷款申请流程,实现了平台接口和我行贷款流程的无缝对接。”
     
      自今年7月份,通过平台申请安徽新安银行两款产品的中小微企业已有322户,获批放款金额达到3.51亿元。在张伟超看来,这在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银行在市场的知名度,实现了双赢。
     
      力争到2022年底授信总额突破1000亿元
     
      因为信用,所以“融”易。今年11月,合肥信易贷平台荣获“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特色平台”称号。沈业奎表示,“目前,合肥信易贷平台已成为服务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一张亮丽名片。”
     
      未来,合肥信易贷将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做大全市信易贷规模,力争到2022年底,授信总额突破1000亿元,更好地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合肥加快实现“五高”、聚力建设“七城”贡献更多信用力量。
    (责任编辑:魏晓东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