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套规范性文件、220余项信用配套文件、245个数字化目录知识库、8800万余条公共信用信息、2583项应用事项、891条奖惩举措……详实的数据背后,是山东省新泰市从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到精细数据归集,再到精确联合奖惩所进行的有效探索。
近年来,新泰市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心从平台建设向信用应用转变,在多项探索实践中突出政务用信,发挥信用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惠民便企服务的作用,将“信用新泰”打造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2021年,当地获批全国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政务诚信示范引领
凸显信用建设“政能量”
“每年的11月份,我们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就会达到信息调用的小高峰,因为每年这个时候,政府各部门评先树优都要把个人信用报告列为重要参考内容之一。”新泰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新泰市社会信用中心主任曲兆海对信用建设的成效感触极深。
近年来,新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用建设工作,将信用应用到干部任免、事业人员招聘、职称评定、综合荣誉评选等各项工作当中,由上而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信用建设的“政能量”。2021年新泰市在村“两委”换届中,对7237名村“两委”候选人进行了信用核查,62人因存在失信记录被取消提名资格,真正实现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为打造诚信新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实现信息归集全覆盖的基础上,新泰市还创新在92台“泰好办”查询机上,开通上线公共信用信息自主查询服务,实现自助打印;开发微信小程序,对接“爱山东”App,实现了公共信用信息实时查询,打通信用服务“最后一米”。围绕建设“阳光政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先后发布行政公示、民生服务性等信息3万余条,切实增强了政府公信力。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打造信用社会“生态圈”
“过去在村民文明行为方面,主要以表扬劝导为主,缺乏强制力和激励措施,采取‘信用+村居治理’模式以后,村民们的素质得到了巨大提升。”对全民共建共享的好处,新泰市汶南镇洼子村党支部书记孙庆梅深有感触。
为强化村民文明守信意识,洼子村探索建立了“金色信用”文化银行,对每个家庭成员建立个人信用加减分档案,每到月底进行信用“红黑榜”通报,信用积分高的家庭,可以到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奖品,也可以优先借阅图书;对于信用积分较低的家庭,村“两委”成员会进行家访,指导并帮助他们积累信用积分。
这是新泰市探索实施乡村(社区)信用体系全覆盖工程的一个侧影。近年来,当地全面开展“信用+党建”“信用+志愿服务”“信用+村居治理”等工作,细化量化村规民约。此外,新泰还将全市2765支志愿服务队、22万名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间与信用管理挂钩,精准确定诚信积分,建立嘉许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了“1+3”生态信用体系。通过开展信用“五进”活动,及时宣传和推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营造全民“知信、用信、守信”氛围。
信贷融合共赢发展
擦亮信用变现“金招牌”
“2022年,我们率先探索创新,将新泰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建设银行后台进行了数据打通,需要贷款的市民可以根据个人信用报告评级,在原有的额度上进行适当提额。”曲兆海介绍,此举是新泰市信贷融合推进“信用新泰”建设的有力举措之一。
“当初建养猪场,我们急需一笔小额贷款,一开始在建设银行App上申请的额度是3万多元,后来银行调取了我的信用报告,额度提升到了近5万元。”信用变现,让新泰市东都镇生猪养殖户王崟卜尝到了甜头。
“今年新泰市贷款不良率只有0.75%,全省最低。这也是我们建设信用新泰最明显的成效。”新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发改局局长王业训介绍,当地在推进城市信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信用惠民”理念,将信用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信用从无形转为有形,让老百姓、企业能够切身感受到信用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2022年以来,新泰市大力推介“信易贷”,建立地方小微企业“惠企信用贷”诚信库,目前,进驻平台企业达25722家,累计成交416笔,发放贷款51.48亿元,深化银税信息共享,积极为711户诚信纳税企业纾难解困,发放贷款3.9亿余元,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责任编辑:于亚杰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