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第三十一届哈洽会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展会通过“云展示、云会议、云招商、云直播、云签约”实现线上全景呈现。通过专门开发的“易会展”App,记者带您线上“逛展会”,体验科技赋能产业,技术改变生活的“新哈洽”。
通过“易会展”进入展会首页,点击虚拟展厅,进入共享大厅,就是9个主题展区。用虚拟方向键操作,就可以360度观看展览场景,来一场说转就转的“云溜达”。
数字科技
产业生活全“数字化”
手机将成为核心入口
本届哈洽会首次设立了主宾企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带来了A30手机等最新5G终端产品和智能制造、云视频、智慧交通等技术。从中兴展台的各个视频点击入口,都能看到每项产品和技术的高品质视频介绍。这个内容量,不亚于一场产品发布会。
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谢峻石看来,数字化的远程工作将成为可能。他表示,如果将数字产业化的“核心代表”移动互联网理解为数字经济的第一次腾飞,那么数字经济的第二次腾飞将以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数据显示,通过企业数字化,可以让研发效率提升30%,产品入市周期缩短40%。
数字化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企业发展上,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总经理倪飞表示,通过手机终端,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数据显示,以“95后”为代表的年轻用户已经崛起,面对当下以“Z世代”为主流的市场,手机将成为核心入口,围绕个人数据和家庭数据,同步布局生活周边产品,未来将借助5G发展,形成5G全场景智能生活方式。
环保科技
提高生物有机肥产量
菌糠处理“云端”招商
在科技展厅的东北农业大学展台,菌糠制肥项目引人注目。项目负责人李凤兰告诉记者,菌糠是黑木耳生产中作为木耳生长基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在自然环境下很难分解,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团队研发了将黑木耳废弃菌包和动物粪污腐熟制肥的低温腐熟菌剂,可以帮助黑龙江建立寒地木耳菌糠生物制肥技术体系。
坐拥2.39亿亩耕地的黑龙江,年需生物肥千万吨以上。黑龙江也是中国最大的黑木耳产地,每年淘汰的大量木耳废弃菌袋内的菌糠处理也是一项环保问题。
东北农业大学开发木耳菌糠专用低温菌剂,将解决菌糠污染问题,并提高生物有机肥产量,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目前国内生产菌剂的技术大多是在一年两季,主要是不能克服冬季的低气温。但东北农业大学的此项技术可以实现四季生产,在此项技术层面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李凤兰说,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落地建厂,预计到2025年可以处理木耳菌糠50万吨,每吨纯利润在200元以上,利润为1亿元。
第一次参加哈洽会的李凤兰团队表示,他们是想通过哈洽会的平台,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加快实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生物科技
研制“整块”人造肉
适应国人烹饪习惯
人造肉对人们来说已经不陌生,在科技展区一角,一家生产人造肉的哈尔滨企业,凭借国家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的成绩,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黑龙江国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王中江正是看中了这个市场,在2019年创立公司。“目前市场上的人造肉以第二代肉糜形态产品为主。存在豆腥味无法掩盖、风味口感单一、不具备肉纤维形态等产品技术瓶颈。我们的技术可以在口感和口味上更接近整块肉。”王中江说,企业通过专用蛋白基料生产,风味调控和纤维微观塑形技术,实现了人造肉在质构、风味、色泽、多汁感方面实现了全面仿生,且低脂低糖、零胆固醇、零反式脂肪酸,蛋白组成更优,更适合中国人用整块肉烹饪的饮食习惯。而人造肉的价格比真肉要便宜30%-50%。
王中江想寻找合作伙伴,实现通过技术合作抢占20%市场份额,营收2800万元的前期目标。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