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激发创新潜能 让“第一动力”更强劲
    2022-01-27 08:5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点击: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如何激发科技创新潜能,让第一动力更强劲,成为今年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如何激发科技创新潜能,让“第一动力”更强劲,成为今年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实践证明,只有企业把创新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促成创新成果与市场应用真正有效结合,企业才能在创新驱动中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省人大代表王俊峰结合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路径介绍,“企业凭借较强的创新能力,先后为装备、核电、新能源、风电和船舶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一批重大高精装备,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打破国外垄断,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国家经济建设。通过创新驱动,企业连续三年实现经营增长新跨越,各项经济指标居于国内重型机床行业第二位。”
     
      王俊峰代表认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还要以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为手段,为创新技术研发提供保障。要坚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大与我省配套企业及机械加工企业的合作,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周边配套企业共同发展。
     
      以项目为纽带集智攻关
     
      对于如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潜心科研30余载的省政协委员孙柏涛认为,可以通过项目纽带,将国内在领域内的优秀研究团队进行整合,共同攻关。作为中国地震局首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他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就集聚了清华大学等10家单位的创新团队。通过集智攻关,取得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研发成果,在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甄选重大成果做好就地转化
     
      “我省科技资源丰富,高校、科研单位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加大对最新成果的筛选甄别,有的放矢助力转化,将是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省政协委员李瑞峰说,例如哈工大在“十三五”期间承担了数十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涵盖了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新能源、新基建等多个领域,也是我省“十四五”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
     
      李瑞峰委员建议,由科技、发改、工信等部门联动,加强对全省“十三五”重大成果、重点项目的总结和甄别,摸清对龙江产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项目底数。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设立专项成果转化支持通道,利用现有成果转化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跟进,同时在人才、税收、土地、启动资金等方面进行优惠政策叠加,确保成果快速落地生根。对有前景的项目进行技术延伸支持,重点突破产业化技术瓶颈,放大成果的效益。
     
      对于建立成果高质量转化的长效机制,李瑞峰委员建议,支持一批龙江大型企业集团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瞄准企业技术难题,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人等新技术,培养新型企业研发人才,推动龙江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搭建平台促成果走出“高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从200万元起家将企业做到创业板上市的省政协委员杨志峰,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艰辛深有感触。他说,很多小微企业也想通过科技赋能而发展壮大,但在发展初期资金捉襟见肘,无力购买成果或带着技术需求请高校院所帮忙解决。与此同时,高校院所有一些科研成果研究完就被束之高阁。如果政府能搭建一个互融互通的平台,将这些成果整理放在平台上,供小微企业自主选择、低价购买使用,将促进中小企业通过技术赋能发展壮大。
     
      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
     
      来自高校的省人大代表蒋明虎说,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以紧缺人才培养支撑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通过参与“揭榜挂帅”等激发创新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来自科研院所的省人大代表倪红伟则建议,优化学科布局、研发布局和科技平台布局,强化科技创新链、产业链、供给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融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承接主体功能,加强产业技术联盟、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孵化器建设,落实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发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