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擦亮地理标志“金招牌” 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2-04-25 08:3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点击: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0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3件,专用标志使用企业累计达711户。其中,东宁黑木耳、五常大米等都蝉联行业细分领域第一。“地标”变“金标”,绘出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春播时节,铁力市佳新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项春贵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江苏、深圳、山东等地预订大米的,今年到现在已经订出去70吨了。”项春贵笑着说,“自从有了地理标志,铁力大米就不愁卖了,大伙儿一商量,今年扩种了900亩水稻,总计7200亩。”
     
      铁力大米热销是我省运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记者从省知识产权局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0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3件,专用标志使用企业累计达711户。其中,东宁黑木耳、五常大米等都蝉联行业细分领域第一。“地标”变“金标”,绘出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铁力大米”旺销 “地标”变“金标”
     
      “价格由之前的每斤1.45元增长到现在每斤5元左右,有机的达到10元以上。”说起铁力大米获得地理标志前后的变化,项春贵滔滔不绝,“我们从前的销售仅限于省内,而且大多是原粮销售,现在自己加工,销往省外多个地区,每年都供不应求,有的提前一年就开始预订了,现在大家的收入和幸福感直线上升。”
     
      伊春市共有10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铁力大米是其中的佼佼者,2019年至今,总销售额实现67.66亿元。
     
      伊春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王林源介绍,市政府为擦亮地理标志“金招牌”,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1条”,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从源头提高区域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推进从传统产业向品牌产业转变。
     
      品牌产业融合 打造特色新地标
     
      近日,东宁冰酒、牡丹江大米两家新获认定的地理标志品牌所有人,分别获得牡丹江市政府奖励20万元。这是当地政府对有效实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奖励政策。
     
      目前,牡丹江市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产品共计12件,形成了东宁黑木耳、响水大米等一批代表牡丹江特色产业的区域公共品牌,为特色精品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围绕富农谋发展,瞄准品牌作文章。”牡丹江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王绍民介绍,该市在乡村振兴中积极促进品牌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东宁黑木耳产业在标准建设、科技支撑、品牌提升、金融创新上实现转型升级。目前,东宁黑木耳年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2021年,在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东宁黑木耳以181.2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排行榜第19名,蝉联全国地理标志产品食用菌类第1名。
     
      品牌再升级 成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器”
     
      2021年, 省知识产权局在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同时,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当年9月,五常、方正获批筹建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12月,五常大米、海伦大豆、方正大米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韩宇涛介绍,五常大米品牌在去年价值达703.27亿元,连续五年蝉联地理标志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品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真正成为兴农富农的“金招牌”。
     
      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将实施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工程,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着力打造区域品牌和特色地理标志产品,探索形成地理标志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模式,使地理标志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