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哈尔滨扛起省会担当,抢抓数字经济风口,新兴产业抢先布局数字经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传统产业融合数字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哈市企业发展的新引擎。日前,记者深入哈市多家企业寻找数字带来的“发展之匙”。
“新字号”加速成长
惠达“执着”数字长成“小巨人”,海邻科回哈“拥抱”产学研优势
新疆棉田的大部分农机里,都有一台出自黑龙江惠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惠达科技”)的“智慧大脑”——靠着它,农机不仅能实现无人作业,还能时刻以两厘米以内的误差标准检验自己的作业轨迹。
得益于北斗导航的精准定位,配合基站信号加之自研的监测及自动驾驶系统,惠达科技的产品如今已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域,辐射2.8万多个合作社,管理全国10万多台农机设备,探测面积累计超过4.5亿亩。起步于2016年的惠达科技农机智能终端在全国占有率已超过70%,北斗导航自动驾驶产品线去年增量全国第一。
以数字化为农业赋能的惠达科技,把原来需进口、单价十几万元的自动导航系统价格压到两万元左右,其背后是企业对数字的“执着”。惠达科技副总经理李卓说,该公司已经实现播种机、无人机共享一套数据链,采用全套耕种管收的惠达设备,亩产可提升5%,提高作业率35%,油耗降低20%,减少最多60%的种苗损耗。数字农业正在加速企业成长。目前,惠达科技已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同样是“新字号”企业的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海邻科”),不久前把公司总部从深圳迁回哈市。“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等在哈高校计算机学部的产学研用优势明显,让海邻科的产品‘如虎添翼’。”海邻科总经办融资经理徐敬宝这样总结海邻科“回家”头一年——2021年海邻科产值增长50%,利润增长70%。海邻科产品经过数字赋能,从原来的普通警用执法设备,快速覆盖到智能消防、智慧新执法办案系统、5G智慧警车等领域,并向城市管理生态延伸。
“老字号”转型升级
安宇迪航空数字“蝶变”,装备制造企业“弯道超车”
数字化是“新字号”企业生存的“看家功夫”,更是一些“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的“独门绝技”。主营业务为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及航空产品工装设计制造的哈尔滨安宇迪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简称“安宇迪航空”),是一家传统装备制造企业。
6月16日,记者走进安宇迪航空的加工车间看到,数十台数控机床正在加工大型航空产品。生产数据输入数控机床后几乎无需人工干预,一名技术工人操作着三四台机床同时作业。回想起十几年前的“图纸时代”,安宇迪航空副总经理陈佳伟感慨万千。他说,安宇迪航空的“成长史”正是一部数字化技术和设备从无到有再到迭代的创新史。
2010年起我国航空工业迎来发展期,安宇迪航空面临发展“拐点”。各大主机厂的产品订单开始从图纸逐步变为多维数据,无法实现数字化的设备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要。从那时起,安宇迪航空陆续引进三轴数控机床,产品精度控制在0.5毫米以内,成品率迅速提升,劳动强度大幅降低,随之而来的产能提升,让安宇迪航空的配套规模从小到大。
产业数字化升级,让企业跟紧了市场需求。在“数”上找对方向的安宇迪航空,2015年起引入五轴数控机床迭代三轴设备,依靠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自研软件系统组建“大脑”指挥全厂设备。安宇迪航空的生产从精细化迈向精益化,配套产品由大变强,生产车间入选了我省首批数字化示范车间。企业自研的龙门机床智能生产线,加工精度、形态控制等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跟安宇迪航空规模相当的同类企业,企业员工数量国内平均水平都在600人左右,数字化升级后的安宇迪航空仅有200多人,且产品订单供不应求。“传统装备制造业靠产品数量抢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企业能持续发展好离不开数字化升级,走精益生产之路。”陈佳伟这样总结安宇迪航空的“成长史”,这也是其近五年保持营收额每年同比增长30%的原因。
布局“未来产业”
数字产业集聚催生新经济,“硅立方”投用半年利用率超七成
龙江企业、科研院校对数字的需求,在黑土地上正如雨后春笋般萌发,算力需求应运而生。去年底,由平房区投资的东北地区唯一一个超算中心——哈尔滨先进计算中心“硅立方”在中国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投用试运行。半年时间里,为中科曙光、哈工大、哈工程、东北林大、东北农大等企业和科研院校提供服务,“硅立方”的利用率超七成,算力很快“供不应求”。
16日,记者在位于平房区滨河大道22号的数字经济产业园里看到,一座占地几百平方米的蓝色“魔方”式建筑引人注目。走进“魔方”内,四五层楼高的服务器机架上,数百台全浸没式液冷“刀片”服务器正在运算。哈尔滨先进计算中心销售经理孟祥斌说,“硅立方”目前超级计算能力可达5.5PFlops(每秒所执行的浮点运算次数),相当于目前5万台民用最高配置电脑同时计算,它的1分钟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所有人同时不间断计算1年。
先进的计算技术是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工具,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底气”。前不久,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研所的一个动物疫苗研制项目,“硅立方”用了不到4天就完成了数据交付,而其他市面上普通云计算服务要用一个月。北京冬奥会备战期间,“硅立方”承担了冰壶国家队运动体态监测计算任务,大量的运动数据建模后,“硅立方”用算力指导运动员毫米级姿态调整才能打得更准。如今,“硅立方”在数字领域远近闻名,不少省外企业找到“硅立方”寻求算力。
算力已经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又一核心竞争力。目前,平房区正在筹建哈尔滨先进计算中心二期项目。“哈尔滨年平均气温约5℃,这会为超算中心运行节约大量能耗,如果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后,算力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算力本身的强大‘磁吸效应’有望吸引高精尖科技人才落户扎根哈尔滨,更有益于培育先进计算应用产业生态。”孟祥斌说。
如今,华为、百度、京东、腾讯等数字领域头部企业纷纷扎根哈尔滨,为经济“换道超车”注入了新动力。数字经济作为我省发展的“一号工程”,省、市密集出台多个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展望未来,哈尔滨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推动数字化发展有资源、有基础、有平台、有应用场景,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